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僵蠶

    拼音注音Jiānɡ Cán別名

    白僵蠶、僵蟲、天蟲

    英文名BOMBYX BATRYTICATUS來源

    本品為蠶蛾科昆蟲家蠶Bombyx mori Linnaeus. 4~5齡的幼蟲感染(或人工接種)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(Bals.)Vuillant而致死的幼蟲干燥體。多于春、秋季生產(chǎn),將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蠶干燥。

    性狀

    本品略呈圓柱形,多彎曲皺縮。長2~5cm,直徑0.5~0.7cm。表面灰黃色,被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。頭部較圓,足8對,體節(jié)明顯,尾部略呈二分歧狀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平坦,外層白色,中間有亮棕色或亮黑色的絲腺環(huán)4個。氣微腥。味微咸。

    貯藏

    置干燥處,防蛀。

    炮制

    僵蠶:淘洗后干燥,除去雜質。

    炒僵蠶:取凈僵蠶,照麩炒法(附錄Ⅱ D)炒至表面黃色。

    鑒別

    本品粉末灰棕色或灰褐色。菌絲體近無色,細長卷曲纏結在體壁中。氣管壁碎片略彎曲或弧狀,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絲。表皮組織表面具網(wǎng)格樣皺縮紋理以及紋理突起形成的小尖突,有圓形毛窩,邊緣黃色;剛毛黃色或黃棕色,表面光滑,壁稍厚。未消化的桑葉組織中大多含草酸鈣簇晶或方晶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肝、肺、胃經(jīng)。

    性味

    咸、辛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定驚,化痰散結。用于驚風抽搐,咽喉腫痛,皮膚瘙癢,頜下淋巴結炎,面神經(jīng)麻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5~9g。

    摘錄《中國藥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舌鳥拼音注音Bǎi Shé Niǎo別名反舌、反舌鳥(《易通卦驗》),交啄(《春秋保干圖》),牛屎八哥(《綱目》),牛屎了(《本草求原》),烏鶇(《脊椎動物分類學》),烏鴶(《中國的鳥類》),牛屎八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花錦蛇別名金錢白花蛇[廣西]來源游蛇科動物百花錦蛇Elaphe moellendorffi (Boettger) 的初生幼蛇加工環(huán)繞成圓盤狀者。注意陰虛血少、內(nèi)熱生風者慎用。功能主治搜風勝濕,定搐搦,強腰膝。用于半身不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草霜拼音注音Bǎi Cǎo Shuānɡ別名鍋底灰、鍋煙子來源為雜草經(jīng)燃燒后附于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。刮下或掃下,過細篩,除凈雜質。性狀為烏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,手捻即為細末。質輕細,似霜,隨風可以飛揚,入水則漂浮而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藥煎拼音注音Bǎi Yào Jiān出處《本草蒙筌》來源為五倍子同茶葉等經(jīng)發(fā)酵制成的塊狀物。性狀為灰褐色之小方塊,表面間有黃白色斑點,微具香氣。歸經(jīng)①《本草求真》:“入肺、胃?!阿凇兑幏謩罚骸叭胄?、肺二經(jīng)?!靶晕端岣?,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蕊草拼音注音Bǎi Ruǐ Cǎo別名一棵松、鳳芽蒿、青龍草、珊瑚草、打食草、石菜子、松毛參、小草、白風草來源為檀香科百蕊草屬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.的全草。夏秋采集,洗凈曬干。性味辛、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