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菱葉山螞蝗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菱葉山螞蝗拼音注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別名

    小粘子草

    出處

    《貴州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豆科植物圓菱葉山螞蝗根、葉。夏、秋采收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地林下或草坡中。分布江蘇、山東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臺灣、貴州、甘肅、陜西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小灌木,高約1米。莖有棱,疏被伸展的短柔毛.葉互生,有小葉3枚;兩側(cè)葉較??;頂端者圓狀菱形,長4~7厘米,寬3.5~6厘米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闊楔形,全緣,兩面均有散生的柔毛;托葉線狀披針形。花序頂生者成圓錐狀,長達(dá)30厘米,腋生者成總狀;花紫紅色;萼小,鐘狀,淺裂;雌蕊線形,無毛。莢果通常具2節(jié),背部彎,被帶鉤的小毛,節(jié)深裂達(dá)腹縫線。花期7~9月。

    性味

    苦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發(fā)表散寒,止血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感冒:小粘子草根、山蘇麻、虎掌草根(溪畔銀蓮花)各三錢。煎水服。

    ②治咳嗽:小粘子草根五錢。煨水服。

    ③治刀傷:小粘子草葉搗絨。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菱葉山螞蝗拼音注音Línɡ Yè Shān Mǎ Huánɡ別名

    小粘子草。

    英文名Common Podocarpium出處

    出自《貴州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長柄山螞蝗的根、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docar pium podocarpum (DC.)Yang et P.Huang [Desmodium podocar pum DC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切段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草坡或林下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臺灣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長柄山螞蝗 小灌木,高50-100cm。莖有棱,疏被伸展的短柔毛。葉互生;托葉線狀披錢形;三出復(fù)葉,頂生小葉圓狀菱形,長4-7cm,寬3.6-6cm,先端驟急尖或鈍,基部寬楔形,兩面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,側(cè)生小葉較小,斜卵形?;ㄐ蝽斏叱蓤A錐狀,腋生者成總狀;長達(dá)30cm,果時增長可達(dá)40cm;花梗長約2.5mm,果時增長至5mm;花紫紅色,長約4mm;花萼長1.5-2mm,疏被柔毛,萼齒短;雄蕊10,單體。莢果長約16mm,通常具2節(jié),背部彎,被鉤狀小毛;節(jié)深裂達(dá)腹縫線,上部截形,基部楔形,長約6mm,寬約3.5mm;果柄長約5。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小葉多脫落,皺縮,完整的葉為三出復(fù)葉,頂端小葉大,圓狀菱形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闊楔形,全緣,長4-7cm,寬3.5-6cm,表面枯綠色,幾無毛。兩側(cè)小葉較小,斜卵形。質(zhì)脆易碎。氣微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脾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苦;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寒解表;止咳;止血。主風(fēng)寒感冒;咳嗽;刀傷出血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感冒:小粘子草根、山蘇麻、虎掌草根(溪畔銀蓮花)各三錢。煎水服。②治咳嗽: 小粘子草根五錢。煨水服。③治刀傷:小粘子草葉搗絨。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ā Xiān Huā別名粉團(tuán)花、紫陽花(《現(xiàn)代實(shí)用中藥》)。出處《植物名實(shí)田考》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繡球的根、葉、花。春、夏季采收。生境分布我國各地園林與民間常有栽培,變種很多。原形態(tài)落葉灌木。小枝粗壯,有明顯的皮孔與葉跡。葉大而稍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八仙草拼音注音Bā Xiān Cǎo別名豬殃殃(《野菜譜》),小鋸藤、鋸子草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小茜草、小飛揚(yáng)藤、紅絲線、血見愁(《廣西中藥志》),細(xì)茜草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滇南本草》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拉拉藤或粗葉拉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Xiān Guò Hǎi英文名Yunna Cryptocoryne出處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天南星科植物八仙過生活費(fèi)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ryptocoryne yunnanensis H. Li采收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Gē別名寒皋(《淮南萬畢術(shù)》),鴝鵒(《唐本草》),花鵒(《荊楚歲時記》),哵哵鳥(《廣韻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椋鳥科動物八哥的肉。生境分布常見于平原的村落、園田和山林邊緣。雄鳥普鳴,籠養(yǎng)訓(xùn)練,能效人言。分布我國華南及西南一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Bǎo Chá別名甘青衛(wèi)矛。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Euonymus出處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衛(wèi)矛科植物八寶茶的帶翅枝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uonymus przewalskii Ma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