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鹿膽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鹿膽拼音注音Lù Dǎn出處

    《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鹿科動物梅花鹿馬鹿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。

    性味

    《綱目》:"苦,寒,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綱目》:"消散腫毒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鹿膽拼音注音Lù Dǎn英文名Deer gallbladder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Cervus nippon Temminck2.Cervus.elaphus Linnaeus

    采收和儲藏:殺鹿后,收取肝管一概而論端膨大部分,陰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于混交林、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緣。

    2.棲于混交林、高山的森林草原。

    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華南。

    2.分布于東北、西北及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梅花鹿,體長約1.5m左右,體重100kg左右??粝孪倜黠@,耳大直立,頸細長。四肢細長,后肢外側(cè)踝關(guān)節(jié)下有褐色足跡腺,主蹄狹小,側(cè)蹄小。臀部有明顯的白色臀斑,尾短。雄鹿有分叉的角,長全時有4-5叉,眉叉斜向前伸,第二枝與眉叉較遠,主干末端再分兩小枝。梅花鹿冬毛檢疫站棕色,白色斑點不顯。鼻面及頰部毛短,毛尖沙黃色。從頭頂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線。白色臀斑有深棕色邊緣。腹毛淡棕,鼠蹊部白色。四肢上側(cè)同體色,內(nèi)側(cè)色稍淡。夏毛薄,無絨毛,紅棕色,白斑顯著,在脊背兩旁及體側(cè)下緣排列成縱行,有黑色的背中線。腹面白色,尾背面黑色,四肢色較體色為淺。

    2.馬鹿,體形較大,體長2m,體重超過200kg。肩高約1m,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。鼻端裸露,耳大呈圓錐形。頸長約占體長1/3,頸下被毛較長。四肢長,兩側(cè)蹄較長,能觸及地面。尾短,雄性有角,眉叉向前伸,幾與主干成直角,主十稍向后略向內(nèi)彎,角面除尖端外均較粗糙,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。冬毛灰褐色。嘴、下頜深棕色,頰棕色,額部棕黑色。耳外黃褐、耳內(nèi)白色。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,有一黑棕色的背線。四肢外側(cè)棕色,內(nèi)側(cè)較淺。臀部有黃赭色斑。夏毛較短,沒有絨毛,呈赤褐色。

    化學成分

    含膽酸(cholic acid),脫氧膽酸(deoxycholic acid)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消腫。主癰疽瘡毒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涂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綱目》:消散腫毒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ànɡ Huā來源鴨跖草科紫萬年青屬植物紫萬年青Rhoeo discolor (L’Her.) Hance,以花葉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,或?qū)⒒ㄕ艏s10分鐘,曬干。性味甘、淡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化痰,涼血止痢。用于肺燥咳嗽,咯血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蝙蝠拼音注音Biān Fú別名服翼(《爾雅》),天鼠、伏翼(《本經(jīng)》),飛鼠、老鼠、蟙蟔(《方言》),仙鼠(《爾雅》郭璞注),夜燕(《綱目》)出處《本經(jīng)》來源為蝙蝠科動物蝙蝠的全體。捕得后,去凈毛、爪、內(nèi)臟,風干或曬干。生境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Fú Cǎo別名蝴蝶草、飛錫草、月見羅藟草來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(L. f.)Bahn. f. [Lourea vespertilionis (L.)Desv.; Hedysarum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別名蝙蝠藤(《澹寮試效方》),金絲釣葫蘆(《國藥的藥理學》),黃條香、防己葛、黃根(《中國藥植志》),野雞豆子(《吉林中藥手冊》),爬山秧子、山地瓜秧(《東北藥植志》),小葛香、楊柳子棵(《山東中藥》),光光喳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Yè來源藥材基源: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.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enispermum dauricum DC.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