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龍利葉花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龍利葉花拼音注音Lónɡ Lì Yè Huā出處

   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

    來源

    大戟科植物龍利葉花蕾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南寧市藥物志》:"大咯血時,可用龍利葉花生沖或煲肉服食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開水沖或燉肉,3~5錢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龍利葉花拼音注音Lónɡ Lì Yè Huā英文名flower of Dragon‘s Tongue出處

    出自《南寧市藥物志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大戟科植物龍利葉Sauropus rostratus Miq.的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uropus rostratus Miq.[S.changianus S.Y.Hu;S.spatuifolus Beille]

    采收和儲藏:花盛開時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為栽培或生于山谷、山坡濕潤肥沃的叢林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東、廣西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龍利葉 常綠小灌木,高達(dá)40cm。小枝梢有“之”字狀折曲,有不明顯的小柔毛。單葉互生;常聚生于小枝頂端;具短柄;托葉三角形,老時草黃色;葉片卵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,最下部的或近于卵形,長5-8cm,寬2.5-3.5cm,先端圓鈍稍內(nèi)凹而有小凸尖,基部窄或近圓形,全緣,上面暗綠色,下面淺綠,中脈基部初微被柔毛,后無毛?;▍采谌~腋內(nèi)或排成一極短的總狀花序;花單性,雌雄同序,暗紫色;花梗短;雄花花萼較小而稍厚,與雌花花萼同形,花藥橢圓形,稍厚,略突出;雌花花柱細(xì),2叉。蒴果具短柄,狀如豌豆,外圍宿萼與果近等長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肺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苦;淡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止血。主咯血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9-15g,或開水沖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別名刺柄觀音座蓮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觀音座蓮科植物刺柄觀音座蓮的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giopteris muralis c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Bǎi別名山刺柏、刺柏樹、短柏木來源柏科刺柏Juniperus taiwaniana Hayata, epith mut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陜西、甘肅、山西、福建、江西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主治麻疹,身熱不退。用法用量4~5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栗子拼音注音Cì Lì Zi別名細(xì)梗薔薇來源薔薇科刺栗子Rosa graciliflora Rehd. et Wils.,以果實入藥。生境分布陜西。性味甘、酸、微澀,平。功能主治止痢消腫。主治痢疾,痔瘡。用法用量3~5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葉片。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,蛔蟲癥。用法用量研末開水沖服,0.8~1錢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刺桐葉拼音注音Cì Tónɡ Yè別名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Tónɡ Huā別名鸚哥花(《天中記》)出處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。功能主治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:“主金瘡,止血?!坝梅ㄓ昧客庥茫貉心┓?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