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密馬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密馬拼音注音Mì Mǎ出處

   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。全年可采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地陰濕處。分布廣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貴州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美花兔尾草,又名:蜈蚣草。

    半灌木,高30~60厘米。莖粗,稍有分枝,被毛。單數(shù)羽狀復葉,小葉5~7枚,少為9枚,小葉片線矩形,長6~12厘米,寬1~2厘米,先端狹尖,基部渾圓,上面中脈及基部邊緣被毛,下面脈上密被毛。總狀花序頂生,長圓筒形,長15~130厘米;苞片棕黃色,鱗片狀,上部的長披針形,長約25毫米,被長毛,脫落;花梗長5~6毫米,每2枚靠攏在一起,被毛;花萼淺杯形,5深裂。被長毛,上部2片披針形,下部3片線形;花冠蝶形,紫藍色,旗瓣長6~8毫米,圓形,基部具短爪,翼瓣長4~7毫米,耳形,基部有短耳,龍骨瓣與翼瓣等長,彎曲;雄蕊10,2體;雌蕊1,子房幾無柄,花柱彎曲。莢果銀鉛色,3~5節(jié),長約5毫米。花期10月前后。

    性味

    味甘,性溫平,無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平肝補胃。治頭暈心煩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5錢。

    復方

    ①治頭暈,心煩:密馬五錢,煎水服。

    ②治飲食不振:密馬二錢,八爪金龍一錢。煎水服(燉肉吃尤好),日服二次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密馬拼音注音Mì Mǎ別名

    美花貍尾豆、貓尾風、狐貍尾、退蛆草。

    英文名Root of Beautifulflower Uraria出處

    出自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枝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Uraria picta (Jacq.)Desv. [Hedysarum pictum Jacq.]

    采收和儲藏:6-10月采收枝葉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800m的山腳、路旁、山坡、曠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美花兔尾草 多年生半灌木,高30-60cm。莖枝粗,稍有分枝,被白色短柔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;小葉5-7,葉片線狀披外形,長6-12cm,寬1-2cm,先端漸尖,基部渾圓,兩面中脈被毛,下面較密。總狀花序頂生,長圓筒狀,長15-30cm,直徑約4cm;花密集;苞片棕黃色,披針形,長約2.5cm,密生長柔毛,脫落;萼淺杯狀,萼齒5,狹披針形,上面2齒較短,密生白色長毛,毛的基部膨大,下面3齒線形,長為上部2齒的2倍,花冠藍紫色,稍長于萼,旗瓣圓形,長約6-8mm,基部具短爪,翼瓣耳形,較短,龍骨瓣與翼瓣等長,彎曲;雄蕊二體;子房無柄,花柱彎曲。莢果銀灰色,3-5節(jié),長約5mm,無毛,每節(jié)有種子1顆。種子腎形,黃色,長約2mm?;ㄆ?0月,果期12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寒除濕。主感冒發(fā)熱;肌肉酸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2g。

    復方

    ①治頭暈、心煩: 密馬五錢,煎水服。②治飲食不振: 密馬二錢,八爪金龍一錢。煎水服(燉肉吃尤好),日服二次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花映山紅拼音注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別名白杜鵑花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),照山白(《華北經(jīng)濟植物志要》),白艷山紅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白花杜鵑的花、根或莖葉。4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Gǎn別名建德山梅花、土常山[浙江東天目]、山梅花來源虎耳草科絹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,以根皮入藥。生境分布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寧夏。性味苦,平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ǒ別名稱桿紅、紅果樹。來源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葉、花、果。葉,全年可采;果實,成熟時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野、林地、路旁。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貴州、云南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小喬木或灌木,高3~8米。小......
  • 別名米念巴、白花樹、翠容葉來源亞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,以枝、莖、葉入藥。生境分布廣西。性味微甘,平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,舒筋活絡(luò)。跌打損傷,骨折:鮮葉搗爛加酒炒熱外敷。外傷出血:鮮葉搗爛外敷。風......
  • 別名雞血藤[廣西]、鯉魚藤、大藍布麻來源豆科油麻藤屬植物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.,以藤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切片曬干。性味微苦、澀,平。功能主治補血,通經(jīng)絡(luò),強筋骨。用于貧血,白細胞減少癥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腰腿痛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