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扇葉葵、葵扇葉
棕櫚科蒲葵屬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. Brown,以種子及根入藥。秋冬果熟時采收種子(葵樹子)曬干;根四季可采,洗凈曬干。
甘、澀,平。
種子:抗癌。用于食道癌、絨毛膜上皮癌,惡性葡萄胎,白血病。
根:止痛。制成注射劑治療各種疼痛。
種子1~2兩。
扇葉葵(《廣州植物志》),蓬扇樹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葵扇木(《陸川本草》)。
《嶺南采藥錄》
為棕櫚科植物蒲葵的葉、種子或根。
栽于庭園或宅旁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大喬木,高可達20米。干有密接環(huán)紋。葉大,闊腎狀扇形,直徑達1米以上,深裂至中部以下而為多數(shù)2裂的裂片,裂片披針形,先端下垂;葉柄長,平凸狀,下部有逆刺2列。圓錐花序長,疏散而廣歧,生于葉腋內(nèi);佛焰苞棕色,筒狀、革質(zhì)、2裂;花小,淡綠色,無柄,長約2毫米;萼與花冠分裂幾至基部;雄蕊6,花絲合生成一環(huán);子房上位,3心皮。核果橢圓形或矩圓形,狀如橄欖,長約1.8厘米,熟時黑色?;ㄆ诖骸⑾?。
子含酚類、還原糖、鞣質(zhì)及甘油三酯。
①《陸川本草》:"平,淡。"
②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澀,平。"
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葉柄:于新瓦上煅灰沖服,或炒香煎水飲,能治血崩。"
②《陸川本草》:"止血。治外傷出血。"
③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葵樹子抗癌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
治療各種癌癥:葵樹子(干品)一兩。水煎一至二小時服?;蚺c瘦豬肉燉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扇葉葵、葵扇葉
來源棕櫚科蒲葵屬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. Brown,以種子及根入藥。秋冬果熟時采收種子(葵樹子)曬干;根四季可采,洗凈曬干。
性味甘、澀,平。
功能主治種子:抗癌。用于食道癌、絨毛膜上皮癌,惡性葡萄胎,白血病。
根:止痛。制成注射劑治療各種疼痛。
用法用量種子1~2兩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蒲葵拼音注音Pú Kuí別名扇葉葵(《廣州植物志》),蓬扇樹(《廣西中獸醫(yī)藥植》),葵扇木(《陸川本草》)。
出處《嶺南采藥錄》
來源為棕櫚科植物蒲葵的葉、種子或根。
生境分布栽于庭園或宅旁。分布我國南部。
原形態(tài)大喬木,高可達20米。干有密接環(huán)紋。葉大,闊腎狀扇形,直徑達1米以上,深裂至中部以下而為多數(shù)2裂的裂片,裂片披針形,先端下垂;葉柄長,平凸狀,下部有逆刺2列。圓錐花序長,疏散而廣歧,生于葉腋內(nèi);佛焰苞棕色,筒狀、革質(zhì)、2裂;花小,淡綠色,無柄,長約2毫米;萼與花冠分裂幾至基部;雄蕊6,花絲合生成一環(huán);子房上位,3心皮。核果橢圓形或矩圓形,狀如橄欖,長約1.8厘米,熟時黑色?;ㄆ诖骸⑾?。
化學成分子含酚類、還原糖、鞣質(zhì)及甘油三酯。
性味①《陸川本草》:"平,淡。"
②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甘澀,平。"
功能主治①《嶺南采藥錄》:"葉柄:于新瓦上煅灰沖服,或炒香煎水飲,能治血崩。"
②《陸川本草》:"止血。治外傷出血。"
③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葵樹子抗癌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2~3錢;或煅存性研末。外用:煅存性研末撒。
復方治療各種癌癥:葵樹子(干品)一兩。水煎一至二小時服?;蚺c瘦豬肉燉服。(廣州部隊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