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墻草根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墻草根拼音注音Qiánɡ Cǎo Gēn別名

    白石薯、田薯(《福建中草藥》),石薯、軟骨石薯(福建晉江《中草藥手冊(cè)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福建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蕁麻科植物墻草。全年均可采挖,多為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陰濕的多石處、田塍濕地或草地。我國(guó)南北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墻草,又名:白豬仔菜。

   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長(zhǎng)10~50厘米。莖肉質(zhì),多分枝。細(xì)弱,近直立或平臥,生微柔毛。葉互生,葉片卵形或狹卵形,長(zhǎng)0.5~3厘米,寬0.3~2厘米,先端微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全緣,兩面疏生短毛,基出3脈,葉柄細(xì)。花雜性,具短柄,1或數(shù)朵生于葉腋;苞片狹披針形,兩性花直徑約1毫米,花被片4,狹橢圓形,雄蕊4,與花被片對(duì)生;雌花花被片4,合生至中部,子房與花被分離,柱頭短線形或長(zhǎng)線形。瘦果卵形,扁,長(zhǎng)約1毫米,光滑,黑褐色?;ㄆ谙募尽?/p>性味

    苦酸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拔膿消腫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搗敷患部。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癰疽疔癤:墻草鮮根,搗爛調(diào)蜜攤在消毒紗布上,敷患處。

    ②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(俗名重底):堵草根、蔥頭、石灰同搗爛,敷患處。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③治背癰,禿瘡,睪丸炎,膿瘍:墻草鮮根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實(shí)用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墻草根拼音注音Qiánɡ Cǎo Gēn別名

    田薯、白石薯、軟骨百薯、石薯、指甲薯、細(xì)葉貫菜子、水蘿卜

    出處

    出自《福建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蕁麻科植物墻草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.[P.debils Forst.Var.Micrantha(Ledeb.)Wedd.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收,多為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700-3500m的山坡陰濕處或石隙間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、華北及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一年生草本,長(zhǎng)5-30cm。莖肉質(zhì),細(xì)弱,近直立或平臥,生柔毛,多分枝,稀不分枝。葉互生;葉柄細(xì),長(zhǎng)0.2-1.5cm;葉片卵形或狹卵形,長(zhǎng)0.5-3cm,寬0.3-2cm,先端微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形,全綠,兩面疏生短毛,鐘乳體點(diǎn)狀;基生脈3條?;s性,有短柄,1或數(shù)朵生于葉腋;苞片狹披針形;兩性花直徑約1mm,花被片4,狹橢圓形,雄蕊4,與花被片對(duì)生;雌花花被片4,合生至中部。瘦果卵形而扁,長(zhǎng)約1mm,光滑,黑褐色?;ㄆ?-8月,果期8-9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酸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;消腫;拔膠。主癰疽療癤;乳腺炎;睪丸炎;深部膿腫;多發(fā)性膿腫;禿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~30g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癰疽疔癤: 墻草鮮根,搗爛調(diào)蜜攤在消毒紗布上,敷患處。②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(俗名重底): 墻草根、蔥頭、石灰同搗爛,敷患處。 (性味以下出《福建中草藥》)③治背癰,禿瘡,睪丸炎,膿瘍: 墻草鮮根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實(shí)用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Gǎn別名建德山梅花、土常山[浙江東天目]、山梅花來源虎耳草科絹毛山梅花Philadelphus sericanthus Koehne,以根皮入藥。生境分布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寧夏。性味苦,平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Guǒ別名稱桿紅、紅果樹。來源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葉、花、果。葉,全年可采;果實(shí),成熟時(shí)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野、林地、路旁。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貴州、云南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小喬木或灌木,高3~8米。小......
  • 別名米念巴、白花樹、翠容葉來源亞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,以枝、莖、葉入藥。生境分布廣西。性味微甘,平。功能主治活血散瘀,舒筋活絡(luò)。跌打損傷,骨折:鮮葉搗爛加酒炒熱外敷。外傷出血:鮮葉搗爛外敷。風(fēng)......
  • 別名雞血藤[廣西]、鯉魚藤、大藍(lán)布麻來源豆科油麻藤屬植物白花油麻藤M(fèi)ucuna birdwoodiana Tutch.,以藤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切片曬干。性味微苦、澀,平。功能主治補(bǔ)血,通經(jīng)絡(luò),強(qiáng)筋骨。用于貧血,白細(xì)胞減少癥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腰腿痛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ā Dēnɡ Lonɡ別名苦燈籠、苦丁茶、崗燈籠、鬼燈籠來源為馬鞭草赪桐屬植物白花燈籠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.,以根或全株入藥。全年可采,洗凈,切片曬干。性味微苦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止咳定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