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臘八菜、爬山虎。
始載于《東北植物檢索表》。
藥材基源:為虎耳草科植物椒葉草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kdenia rossii(Oliv.)Koidz.
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洗凈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近水邊的山谷石崖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地區(qū)。
槭葉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地下莖粗壯,有褐色鱗片?;~1-2處,無毛;葉柄長5-18cm;葉睡卵圓形,掌狀5-7淺裂或深裂,裂片卵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邊緣有鋸齒;花葶疏生柔毛。復傘形花序,長5-7cm,密生短腺毛和微柔毛;花梗長2-4mm;花萼鐘狀,白色,長5-6mm,有5-6深裂,裂片,狹卵形,先端鈍;花瓣5-6,披針形,白色,較萼片短;雄蕊5-6,長約2mm,花藥近球形;心皮2,合生至中部,子房半下位。蒴果。種子多數(shù)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性狀鑒別 根狀莖呈類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團塊狀,長6cm,直徑約1cm,表面黑褐色,有褐色鱗葉殘基、須根及須根痕,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斷面粉性,灰色。葉基生,1-2片,多破碎,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圓卵形,長4-7cm,寬3-5cm,基部心形,掌狀深裂,裂片狹卵形,邊緣具鋸齒。葉面灰色。葉柄長5-8.5cm,無毛或疏生毛。有的可見花葶,疏生柔毛,復聚傘花序,花序軸密生短腺毛和微柔毛。花瓣黃白色,披針形。有時可見蒴果,長約7.5mm。氣微,味苦。
入心經(jīng)
甘、微苦;平
寧心安神。主心慌;心悸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《新華本草綱要》,全草:有減緩心跳的功能。用于心動過速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臘八菜、爬山虎。
英文名all-grass of Mapleleafgrass出處始載于《東北植物檢索表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虎耳草科植物椒葉草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kdenia rossii(Oliv.)Koidz.
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洗凈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近水邊的山谷石崖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地區(qū)。
原形態(tài)槭葉草 多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地下莖粗壯,有褐色鱗片?;~1-2處,無毛;葉柄長5-18cm;葉睡卵圓形,掌狀5-7淺裂或深裂,裂片卵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邊緣有鋸齒;花葶疏生柔毛。復傘形花序,長5-7cm,密生短腺毛和微柔毛;花梗長2-4mm;花萼鐘狀,白色,長5-6mm,有5-6深裂,裂片,狹卵形,先端鈍;花瓣5-6,披針形,白色,較萼片短;雄蕊5-6,長約2mm,花藥近球形;心皮2,合生至中部,子房半下位。蒴果。種子多數(shù)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性狀性狀鑒別 根狀莖呈類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團塊狀,長6cm,直徑約1cm,表面黑褐色,有褐色鱗葉殘基、須根及須根痕,質(zhì)硬,不易折斷,斷面粉性,灰色。葉基生,1-2片,多破碎,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圓卵形,長4-7cm,寬3-5cm,基部心形,掌狀深裂,裂片狹卵形,邊緣具鋸齒。葉面灰色。葉柄長5-8.5cm,無毛或疏生毛。有的可見花葶,疏生柔毛,復聚傘花序,花序軸密生短腺毛和微柔毛。花瓣黃白色,披針形。有時可見蒴果,長約7.5mm。氣微,味苦。
歸經(jīng)入心經(jīng)
性味甘、微苦;平
功能主治寧心安神。主心慌;心悸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各家論述《新華本草綱要》,全草:有減緩心跳的功能。用于心動過速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