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雀甕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雀甕拼音注音Què Wènɡ別名

    黃刺蛾[成蟲名]、棗刺蛾、刺毛蟲、洋辣子、天漿子、棗八角

    來源

    昆蟲綱鱗翅目刺蛾科黃刺蛾Monema flavescens Walker [Cnidocampa flavescens (Walker)],以帶有石灰質(zhì)硬繭的蛹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全國各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定驚。

    治小兒驚風(fēng),痢疾。用量1~3枚。

    治小兒急慢驚風(fēng):雀甕,白僵蠶,全蝎各3枚,共研細面,每服2分,麻黃0.5錢,煎湯送下。

    治乳蛾,喉痹:雀甕去殼,慢慢嚼煙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雀甕拼音注音Què Wènɡ別名

    躁舍(《本經(jīng)》),帖嘶房(《別錄》),雀兒飯甕(《蜀本草》),蛓毛蟲窠(《日華子本草》),棘剛子、天漿子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經(jīng)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刺蛾科昆蟲黃刺蛾蟲繭。8月采收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幼蟲多棲于梨、蘋果、棗、柿、櫻桃、李等果樹上,食害嫩葉。我國華南、西南、華北等地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體黃褐色,長約15毫米,翅展約35毫米;雄蛾體較小。頭部褐色,復(fù)眼1對,橢圓形,黑褐色;觸角鞭狀,暗黃色;胸部密被細毛。翅2對,前翅自翅頂向后方伸出暗褐色斜線2條,由此內(nèi)部的線條為界,其外側(cè)至外緣均呈褐色;內(nèi)側(cè)呈黃色,并有褐色小點2個;后翅為淡黃褐色。足3對,內(nèi)側(cè)略現(xiàn)黑褐色。腹部雄蟲較小,雌者肥大。幼蟲初孵化時黃色,成熟時變?yōu)辄S綠色,頭小,腹部肥大,體兩側(cè)各節(jié)有小突起,上生褐色刺毛。7~8月間結(jié)繭,呈橢圓形,長約15毫米,灰白色,并有數(shù)條暗黑色粗斜線,質(zhì)甚堅硬。

    性味

    ①《本經(jīng)》:"味甘,平。"

    ②《別錄》:"無毒。"

    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有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小兒驚風(fēng)、臍風(fēng)、癇疾。

    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小兒驚癇,寒熱結(jié)氣。"

    ②《本草拾遺》:"主小兒撮口病,先贅小兒口傍,令見血,以甕碎取汁涂之,亦生搗鼠婦并雀甕汁涂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小兒慢驚:天漿子(有蟲者)、白僵蠶、干蝎(三物微炒)各三枚。搗篩為末。煎麻黃湯調(diào)服一字,日三。肋、兒大小加減之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

    ②治小兒急驚風(fēng)搐搦:天漿子(生用)三枚,干蝎(生用)七枚,朱砂一錢。上搗羅為散,以軟飯和丸,如粟米大。不計時候,以荊芥湯下二丸。量兒大小,加減服之。

    ③治小兒撮口及發(fā)噤:㈠棘科上雀兒飯甕子,未開口者,取甕子內(nèi)物,和奶汁研灌之。㈡赤足蜈蚣一枚,雀兒飯甕子(不開口者)五個。和燒為灰,細研。每服以粥飲調(diào)下三字。

    ④治小兒臍風(fēng):天漿子(有蟲者)一枚,真僵蠶(炒)一枚,膩粉少許。研勻,以薄荷自然汁調(diào)灌之,取下毒物。(白龍膏)

    ⑤治小兒癇疾:棘枝上雀甕,研,其間蟲出,取汁灌之。(②方以下出《圣惠方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雀甕拼音注音Què Wènɡ別名

    躁舍、 蛄蟖房、雀兒飯甕、蛓毛蟲窠、棘剛子、天漿子

    英文名Moth cocoon出處

    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。

    1. 陶弘景: RAN 蟖,蠔蟲也。此蟲多在石榴樹上,俗為蠔蟲,其背毛亦螫人。生卵形如雞子,大如巴豆。今方家亦不用此。

    2.《綱目》: RAN蟖俗呼毛蟲,又名楊瘌子,因有螫毒也。處處樹上有之,牡丹上尤多。人藥惟取榴棘上房內(nèi)有蛹者,正如螵蛸取桑上者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刺蛾科動物黃刺蛾的蟲繭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[Monema flavescens Walker]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從樹枝上取下,蒸后,干燥即成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幼蟲多棲于梨、蘋果、棗、柿、櫻桃、石榴、李等果樹上,食害嫩葉,結(jié)繭于樹權(quán)杈或枝干上越冬。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

    資源分布: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黃刺蛾,頭和胸部黃色,足暗紅褐色。前翅內(nèi)半部黃色,外半部褐色,兩條暗褐色橫線從翅尖向后斜伸,內(nèi)面一條伸到中室下角后呈松散圓斑,為內(nèi)半部黃色的分界線,外面 一條伸達近后角處;后翅赭黃色,腹部雄蟲較小,雌蟲肥大。幼蟲初孵化時黃色,成熟時變成黃綠色,頭小,腹部肥大,體兩側(cè)各節(jié)有小突起,小生褐色刺毛。7-8月間結(jié)繭,呈橢圓形,長約15mm,灰白色,并有數(shù)條暗黑色斜線,質(zhì)甚堅硬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,本品呈橢圓形的空殼,直徑6-10mm,其一斷側(cè)面呈截斷形,正面則為一圓口,表面灰色,有縱一菜褐色條紋,側(cè)面有一棕色縱形條溝,為原附著樹枝上的殘痕。體輕,石灰質(zhì),捏則易碎,味淡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1.抗缺氧作用,給小鼠腹腔注射雀甕水提取液2g/kg,1.5g/kg和1g/kg,可以顯著延長小鼠的缺氧存活時間。給大鼠股靜脈注射0.5g/kg和0.25g/kg雀甕水提取液,對垂體后葉素所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心率減慢均有明顯的對抗作用。

    2.抗驚劂作用,小鼠腹腔注射10g/kg,5g/kg,2.5g/kg雀甕水提取液,可對抗戊四氮引起的驚劂。

    3.催眠作用,小鼠腹腔注射20g/kg雀甕水提取液,對硫噴妥鈉閾下劑量催眼作用有協(xié)同作用。

    4.鎮(zhèn)痛作用,小鼠扭體法和尾電刺激法10kg/kg和20g/kg雀甕水提取液腹腔注射給藥,有明顯的鎮(zhèn)痛作用。25g/kg雀甕水提取液腹腔注射給藥,小鼠熱板法的鎮(zhèn)痛鏟果不明顯。

    5.抗炎及抗?jié)冏饔茫?00%雀甕幼蟲水撮 液以10g/kg或20g/kg給大鼠灌胃4天,顯著抑制角叉菜膠所至足腫脹作用。同樣劑量,每日灌服2次,連續(xù)數(shù)月,對大鼠佐劑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繼發(fā)性足腫脹有顯著抑制作用。水提取液10g/kg劑量灌胃,每日2次,連續(xù)22天,對醋酸所致大鼠實驗性胃潰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
    6.毒性,小鼠尾靜脈注射雀甕水提取液,按綜合法計算:雀甕水提取液LD50為14.68+/-1.16g/kg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熄風(fēng)止驚;解毒消腫。主小兒驚風(fēng);臍風(fēng);癲癇;乳蛾腫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,1-5個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小兒慢驚: 天漿子(有蟲者)、白僵蠶、干蝎(三物微炒)各三枚。搗篩為末。煎麻黃湯調(diào)服一字,日三。隨小兒大小加減之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②治小兒急驚風(fēng)搐搦: 天漿子(生用)三枚, 干蝎(生用)七枚,朱砂一錢。上搗羅為散,以軟飯和丸,如粟米大。不計時候,以荊芥湯下二丸。量兒大小,加減服之。③治小兒撮口及發(fā)噤: 一、棘科上雀兒飯甕子,未開口者,取甕子內(nèi)物,和奶汁研灌之。二、赤足蜈蚣一枚,雀兒飯甕子(不開口者)五個。和燒為灰,細研。每服以粥飲調(diào)下三④治小兒臍風(fēng): 天漿子(有蟲者)一枚,真僵蠶(炒)一枚,膩粉少許。研勻,以薄荷自然汁調(diào)灌之,取下毒物。 (白龍膏)⑤治小兒癇疾: 棘枝上雀甕,研,其間蟲出,取汁灌之。(②方以下出《圣惠方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本經(jīng)》:主小兒驚癇,寒熱結(jié)氣。

    2.《本草拾遺》:主小兒撮口病,先小兒口傍,令見血,以甕碎取汁涂之,亦生搗鼠婦并雀甕汁涂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ò He Sù Yóu別名薄荷油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. 的新鮮莖和葉經(jīng)水蒸氣蒸餾,再冷凍,部分脫腦加工得到的揮發(fā)油。性狀本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薄荷腦拼音注音Bò He Nǎo英文名MENTHOLUM來源本品為薄荷素油中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(huán)狀醇。性狀本品為無色針狀或棱柱狀結(jié)晶或白色結(jié)晶性粉末;有薄荷的特殊香氣,味初灼熱后清涼;乙醇溶液顯中性反應(yīng)。本品在乙醇、氯仿、乙醚、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薄荷露拼音注音Bò He Lù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鮮莖葉的蒸餾液。性味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“辛,涼,無毒?!肮δ苤髦微佟督鹗纤幪罚骸扒鍥鼋鉄??!阿凇毒V目拾遺》:“涼膈,發(fā)汗。“③《中國醫(yī)學(xué)大辭典》: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別名火艾、小毛香、薄雪草來源菊科薄雪火絨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.,以花入藥。生境分布陜西、甘肅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。性味微甘,淡。功能主治止咳。主治咳嗽。用法用量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o Xuě Cǎo別名小毛香、火絨草、小白頭翁、小毛草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薄雪火絨草的花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.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洗凈,晾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