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山黃麻根

    拼音注音Shān Huánɡ Má Gēn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榆科植物山黃麻的根或根皮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rema oricntalis (L.)B1.[Celtis ori-entalis L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疏林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南、西南及福建、臺灣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小喬木,高4-8m,當年生枝條密被白色伸展的曲柔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4-12mm,密被白色柔毛;葉片紙質(zhì),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,長6-18cm,寬3-8cm,先端長而漸尖,基部心形或近截平,常稍斜,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,下面密被銀灰色絲質(zhì)柔毛或曲柔毛,邊緣有細鋸齒;基出3脈,側(cè)脈5-6對,網(wǎng)脈明顯,花單性,雌雄異株,聚傘花序稠密,稍長于葉柄;花萼5深裂,背面被毛;雄蕊5,與萼片對生;雄花長約lmm,雌花長約2mm;子房1室,柱頭2,被毛。核果卵球形,果柄長2-3mm,被毛?;ㄆ?-6月,果期6-8月。

    化學成分

    莖皮含西米杜鵑醇(simiarenol),西米杜鵑酮(simiarenone),山黃麻萜醇(trematol),二十八烷酸(octa-cosanoic acid),1-二十八烷醇乙酸酯( 1-octacosanyl acetate)。

    性味

    辛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瘀消腫;止痛。主跌打損傷;瘀腫疼痛;腹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Dòu別名飯豆(《日用本草》),眉豆、白目豆、甘豆(《廣州植物志》)。出處《孫真入食忌》來源為豆科植物飯豇豆的種子。生境分布我國各省都有栽培。原形態(tài)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20~40厘米。3出復葉,頂生小葉卵狀菱形,兩側(cè)小葉斜卵形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豆蔻拼音注音Bái Dòu Kòu別名多骨(《本草拾遺》),殼蔻(《本經(jīng)逢原》),白蔻(《本草經(jīng)解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實。10~12月果實呈黃綠色尚未開裂時采收,除去殘留的果柄,曬干。生境分布栽培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Dòu Kòu Ké別名豆蔻殼(《飲片新參》),白蔻衣(江蘇)。出處《藥性切用》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殼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豆蔻“條。性味《飲片新參》:“味微辛。“功能主治①《藥性切用》:“寬胸開胃?!阿凇讹嬈聟ⅰ罚骸?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Bèi別名貝子、貝齒、白海肥、海肥、白貝齒來源藥材基源:為寶貝科動物貨貝、環(huán)紋貨貝等的殼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Monetaria moneta(Linnaeus)2.Monetaria annulus(Linnaeus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Chē Zhóu Cǎo別名白花苜蓿、三消草、螃蟹花、金花草、菽草翹搖來源豆科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 L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東北、河北、華東、西南?;瘜W成分葉含有異槲皮甙、亞麻子甙(linamarin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