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柿花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柿花拼音注音Shì Huā出處

    《滇南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柿科植物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形態(tài)詳"柿蒂"條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痘瘡破爛。柿花曬干為末,搽之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柿花拼音注音Shì Huā出處

    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柿科植物柿的花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ospyros kaki Thunb.

    采收和儲藏:4-5月花落時采收,除去雜質(zhì),曬干或研成粉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多為栽培種。分布于華東、中南及遼寧、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臺灣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落葉大喬木,高達14m。樹皮深灰色至灰黑色,長方塊狀開裂;枝開展,有深棕色皮孔,嫩枝有柔毛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8-20mm;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或近圓形,長5-18cm,寬2.8-9cm,先端漸尖或鈍,基部闊楔形,全緣,上面深綠色,主脈生柔毛,下面淡綠色,有短柔毛,沿脈密被褐色絨毛。花雜性,雄花成聚傘花序,雌花單生葉腋;總花梗長約5mm,有微小苞片;花萼下部短筒狀,4裂,內(nèi)面有毛;花冠黃白色,鐘形,4裂;雄蕊在雄花中16枚,在兩性花中8-16枚,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;子房上位,8室,花柱自基部分離。漿果形狀種種,多為卵圓球形,直徑3.5-8cm,橙黃色或鮮黃色,基部有宿存萼片。種子褐色,橢圓形。花期5月,果期9-10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脾;肺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甘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降逆和胃;解毒收斂。主嘔吐;吞酸;痘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6g。外用:適量,研末搽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hì Bǐnɡ Li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蓼科植物滇拳參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.[P.bistorta auct.non L.]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間采收,晾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翅柄鐵線蕨拼音注音Chì Bǐnɡ Tiě Xiàn Jué別名豬鬃草、豬鬃七(《貴州草藥》)。出處《貴州草藥》來源為鐵線蕨科植物團羽鐵線蕨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生境分布生于潮濕石灰?guī)r腳或墻縫中。分布河北、山東、甘肅、湖南、四川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ì Jīnɡ Fēnɡ Dòu C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野牡丹科植物翅莖蜂斗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xe C.Chen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收,切碎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ì Jīnɡ Xiānɡ Qīnɡ別名白四棱鋒、楓茄香。出處浙江《科技簡報·醫(yī)藥衛(wèi)生部分》來源為菊科植物翅莖香青的全草。秋季采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和丘陵地區(qū)。分布浙江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,具特殊芳香,高15~50厘米。全株被白色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翠云草拼音注音Cuì Yún Cǎo別名劍柏、藍地柏、地柏葉、伸腳草、綠絨草、爛皮蛇來源卷柏科卷柏屬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(Desv.) Spring,以全草入藥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