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水傷藥

    拼音注音Shuǐ Shānɡ Yào別名

    水疔藥、血經(jīng)草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報(bào)春花科植物狹萼珍珠菜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水溝邊。分布云南、浙江、貴州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狹萼珍珠菜又名:滿天星。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。莖直立,有棱,基部淺紅黃色。葉對(duì)生;葉片倒披針形,長3~7厘米,寬1~2.5厘米,先端鈍尖,基部漸狹成柄,全緣,下面帶紅色,有多數(shù)小腺點(diǎn)??偁罨ㄐ蛞干蝽斏?,常數(shù)個(gè)集合成廣闊的圓錐花序式;苞片披針形,花萼5裂,裂片狹披針形,漸尖;花冠合瓣,白色,5裂;雄蕊5,著生于冠管上;子房上位,1室。蒴果球形,不規(guī)則開裂,果柄長,種子多數(shù),光滑,稍具邊緣。

    性味

    性平,味苦酸澀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行氣破血,消腫,解毒。治經(jīng)閉,勞傷,疔瘡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經(jīng)閉:㈠水傷藥一兩。燉肉吃。㈡水傷藥五錢,大血藤四錢,小血藤三錢,月月開根二錢。泡酒一斤半,早晚各服一兩。

    ②治經(jīng)期頭暈,小腹疼痛:水傷藥五錢,小血藤三錢,藍(lán)布正四錢。煎水兌酒服。

    ③治癆傷:水傷藥三錢,花蝴蝶、野煙根;小血藤各二錢。泡酒一斤,早晚各服一兩。

    ④治紅腫疔瘡:水傷藥搗爛敷。(性味以下出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別名矮葉南、矮子南、小白花草、矮陀陀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楝科植物單葉地黃連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.采收和儲(chǔ)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處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中。分布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河南、陜西,甘肅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紅葉甘橿,又名:桂子樹。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米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、珊瑚珠(《花鏡》),短腳三郎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小羅傘(《陸川本草》),矮茶風(fēng)、毛莖紫金牛(《四川中藥志》),九節(jié)龍、地茶、猴接骨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陸川本草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、苦艾、勁直假蓬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金龍膽草(《四川中草藥通訊》)。出處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荒地、路旁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,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。分布云南、廣東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小龍膽草:矮小草本,高約4厘米。莖單生或數(shù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