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水蛇皮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水蛇皮拼音注音Shuǐ Shé Pí出處

    《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游蛇科動物水蛇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動物形態(tài)詳"水蛇"條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綱目》:"燒灰油調(diào),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。又治手指天蛇毒瘡。"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小兒骨痛,出血流膿:水蛇皮一個,燒灰,油抹敷疼邊。(《海上方》)

    ②治天蛇毒瘡:用水蛇一條,去頭尾,取中截,如手指長,剖去骨肉,以蛇皮包手指,自然束緊,以紙外裹之。(《劉長春經(jīng)驗方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水蛇皮拼音注音Shuǐ Shé Pí英文名Chinese Water snake skin出處

    出自《綱目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游蛇科動物水赤鏈游蛇的皮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

    采收和儲藏:殺水蛇時,剝?nèi)∑ぃ娓伞?/p>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喜在山澗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。多以鱔魚、泥鰍等為食,也吃蛙類蝌蚪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水赤鏈游蛇,體全長62-72cm。背面灰褐色,體側(cè)有二鱗寬、五鱗高的黑色橫斑,各黑斑間相隔2-3鱗;這些黑斑向下延伸至腹鱗中間而上,呈左右交互排列。兩黑斑間之間隙呈美麗的橙黃色。痕前鱗1,眼后鱗3,偶或4-6;上唇鱗絕大多數(shù)為9,多為4-1-4式。體鱗17-19行,肛前偶有16行者,鱗片起棱。腹鱗135-161;尾下鱗39-78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甘;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瘡毒。主小兒內(nèi)疽膿血不止;蛇頭疔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包敷;或燒灰油調(diào)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綱目》:燒灰油調(diào),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。又治手指天蛇毒瘡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Qiū Shù Yè別名鳥不宿葉、刺楸葉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Kondz.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刺楸樹根拼音注音Cì Qiū Shù Gēn別名刺五加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。夏末秋初采挖,洗凈曬干?;瘜W(xué)成分根含多糖,水解后得半乳糖醛酸、葡萄糖、阿拉伯糖、半乳糖、鼠李糖、木糖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刺楸樹皮拼音注音Cì Qiū Shù Pí別名丁桐皮、釘皮(《四川中藥志》),刺楸皮(《陜西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樹皮。全年可采,剝?nèi)淦?,洗凈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長在山谷、溪旁、林緣或疏林中。分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Qiū Jīnɡ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莖枝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Kalopanax septemlobus (Thunb.) Koidz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原形態(tài)落葉大喬木,高約10m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Yú別名樞(《詩經(jīng)》),荎(《爾雅,),柘榆、梗榆(《廣雅》),釘枝榆(《中國樹木分類學(xué)》),刺梅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出處《本草拾遺》來源為榆科植物刺榆的根皮、樹皮或嫩葉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麓、路旁、村落附近。分布吉林、遼寧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