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唐本草》
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。
《本草拾遺》:"浸米至敗者損人。胃冷者不宜多食。"
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臭泔止消渴尤良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(zhuǎn)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"
治疳瘡月蝕: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出自《唐本草》
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經(jīng)淘洗所得的泔水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 [Panicum italicum L.]2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var.germanica(Mill.)Schred
我國(guó)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
1.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,須根粗大。稈粗裝,直立,高0.1-1m。葉鞘松裹莖稈,密具疣毛或無毛,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,邊緣密具纖毛;葉舌為1圈纖毛;呀片長(zhǎng)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(zhǎng)10-45cm,寬5-33mm,先端尖,基部鈍圓,上面粗糙,下面稍光滑。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,通常下垂,基部多少有間斷,長(zhǎng)10-40cm,寬1-5cm,常因品種的不同而變異主軸密被柔毛,剛毛顯著長(zhǎng)于或稍長(zhǎng)于小穗,黃色,褐色或紫色;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,長(zhǎng)2-3mm,黃色,褐色或紫色;第1穎長(zhǎng)為小穗的1/3-1/2,具3脈,第2穎稍短于或長(zhǎng)為小穗的3/4,先端鈍,具5-9脈;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(zhǎng),具5-7脈,基內(nèi)稃薄紙質(zhì),披針形,長(zhǎng)為其2/3,第2外稃等長(zhǎng)于第1外稃,卵圓形或圓球形,質(zhì)堅(jiān)硬,平滑或具細(xì)點(diǎn)狀皺紋,成熟后,自第1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;鱗被先端不平,呈微波狀;花柱基部分離。花、果期夏、秋季。
2.粟,本變種的主要特征在于:植物體細(xì)弱矮小,高20-70cm。圓錐花序呈圓柱形,緊密,長(zhǎng)6-12cm,寬5-10mm;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2-2.5mm,黃色,剛毛長(zhǎng)約小穗的1-3倍,小枝不延伸。
脾;胃經(jīng)
甘;涼
《本草拾遺》:浸米至敗者損人。 胃冷者不宜多食。
清熱止瀉;止渴;殺蟲斂瘡。主霍亂;瀉痢;消渴;瘡疥
內(nèi)服:飲適量。外用:適量,洗或濕敷。
治疳瘡月蝕: 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1.《唐本草》: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 臭泔止消渴尤良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(zhuǎn)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《唐本草》
來源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。
注意《本草拾遺》:"浸米至敗者損人。胃冷者不宜多食。"
功能主治①《唐本草》:"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臭泔止消渴尤良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(zhuǎn)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"
復(fù)方治疳瘡月蝕: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粟米泔汁拼音注音Sù Mǐ Gān Zhī英文名Millet Juice, Water in which millet has been washed出處出自《唐本草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經(jīng)淘洗所得的泔水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 [Panicum italicum L.]2.Setaria italica (L.) Beauv.var.germanica(Mill.)Schred
生境分布我國(guó)南北各地均有栽培。
原形態(tài)1.粱,一年生栽培作物,須根粗大。稈粗裝,直立,高0.1-1m。葉鞘松裹莖稈,密具疣毛或無毛,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,邊緣密具纖毛;葉舌為1圈纖毛;呀片長(zhǎng)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(zhǎng)10-45cm,寬5-33mm,先端尖,基部鈍圓,上面粗糙,下面稍光滑。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,通常下垂,基部多少有間斷,長(zhǎng)10-40cm,寬1-5cm,常因品種的不同而變異主軸密被柔毛,剛毛顯著長(zhǎng)于或稍長(zhǎng)于小穗,黃色,褐色或紫色;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,長(zhǎng)2-3mm,黃色,褐色或紫色;第1穎長(zhǎng)為小穗的1/3-1/2,具3脈,第2穎稍短于或長(zhǎng)為小穗的3/4,先端鈍,具5-9脈;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(zhǎng),具5-7脈,基內(nèi)稃薄紙質(zhì),披針形,長(zhǎng)為其2/3,第2外稃等長(zhǎng)于第1外稃,卵圓形或圓球形,質(zhì)堅(jiān)硬,平滑或具細(xì)點(diǎn)狀皺紋,成熟后,自第1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;鱗被先端不平,呈微波狀;花柱基部分離。花、果期夏、秋季。
2.粟,本變種的主要特征在于:植物體細(xì)弱矮小,高20-70cm。圓錐花序呈圓柱形,緊密,長(zhǎng)6-12cm,寬5-10mm;小穗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(zhǎng)2-2.5mm,黃色,剛毛長(zhǎng)約小穗的1-3倍,小枝不延伸。
歸經(jīng)脾;胃經(jīng)
性味甘;涼
注意《本草拾遺》:浸米至敗者損人。 胃冷者不宜多食。
功能主治清熱止瀉;止渴;殺蟲斂瘡。主霍亂;瀉痢;消渴;瘡疥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飲適量。外用:適量,洗或濕敷。
復(fù)方治疳瘡月蝕: 泔淀敷之。(《綱目》)
各家論述1.《唐本草》:主霍亂卒熱,心煩渴,飲數(shù)升。 臭泔止消渴尤良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泔主霍亂,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,亦主轉(zhuǎn)筋入腹。酸泔,洗皮膚瘡疥,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。下淀酸者,殺蟲及惡瘡。和臭樗皮煎服主疳痢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