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本經(jīng)》
為菊科植物蓍的果實。9~10月,果熟時采收,曬干。
①《本經(jīng)》:"苦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酸,無毒。"
《本經(jīng)》:"主益氣,充肌膚,明目聰慧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
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chillea alpina L.
采收和儲藏:秋季果實熟時采收,曬干。
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具短根狀莖。莖直立,有棱條,上部有分枝。葉互生;無柄;葉片長線狀披針形,長6-10cm,寬7-15mm,櫛齒狀羽狀深裂或淺裂,裂片線形,排裂稀疏,半抱莖,兩面生長柔毛,下面毛密生,有腺點或幾無腺點,下部葉花期??菸喜咳~漸小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花徑5-6mm,集生成傘房狀;總苞鐘狀,總苞片卵形,3層,覆瓦狀排列,綠色,草質(zhì),有中肋,邊緣膜質(zhì),疏生長柔毛;邊緣舌狀花,雌性,5-11朵,白色,花冠長圓形,先端3淺裂;中心管狀花,兩性,白色,花藥黃色,伸出花冠外面。瘦果扁平,寬倒披針形,有淡色邊肋?;ㄆ?-9月,果期9-10月。
味酸;苦;性平
益氣;明目。主氣虛體弱;視物昏花
內(nèi)服:煎湯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
《本經(jīng)》:主益氣,充肌膚,明目聰慧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本經(jīng)》
來源為菊科植物蓍的果實。9~10月,果熟時采收,曬干。
性味①《本經(jīng)》:"苦,平。"
②《別錄》:"酸,無毒。"
功能主治《本經(jīng)》:"主益氣,充肌膚,明目聰慧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蓍實拼音注音Shī Shí英文名Fruit of Alpine Yarrow出處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高山蓍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chillea alpina L.
采收和儲藏:秋季果實熟時采收,曬干。
原形態(tài)高山蓍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具短根狀莖。莖直立,有棱條,上部有分枝。葉互生;無柄;葉片長線狀披針形,長6-10cm,寬7-15mm,櫛齒狀羽狀深裂或淺裂,裂片線形,排裂稀疏,半抱莖,兩面生長柔毛,下面毛密生,有腺點或幾無腺點,下部葉花期??菸喜咳~漸小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花徑5-6mm,集生成傘房狀;總苞鐘狀,總苞片卵形,3層,覆瓦狀排列,綠色,草質(zhì),有中肋,邊緣膜質(zhì),疏生長柔毛;邊緣舌狀花,雌性,5-11朵,白色,花冠長圓形,先端3淺裂;中心管狀花,兩性,白色,花藥黃色,伸出花冠外面。瘦果扁平,寬倒披針形,有淡色邊肋?;ㄆ?-9月,果期9-10月。
性味味酸;苦;性平
功能主治益氣;明目。主氣虛體弱;視物昏花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
各家論述《本經(jīng)》:主益氣,充肌膚,明目聰慧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