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藥材基源:為六鰓鯊科動物扁頭哈那鯊及其他鯊魚的肝臟或肝臟經(jīng)提煉而得的魚肝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
采收和儲藏:捕撈后剖腹取肝,鮮用?;?qū)⒏闻K消毒,在0℃左右脫去總值發(fā)固體脂肪,提煉成油狀液體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近海底層,主食中小型魚類及甲殼動物。卵胎生,每胎產(chǎn)仔10余尾。
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渤海、黃海、東海及南海。黃海產(chǎn)量較大。
扁頭哈那鯊,體長一般達(dá)2-3m,前部較粗大,后部漸細(xì)小,尾狹長。頭扁寬,前緣廣圓,吻中長,約為頭長的1/4。眼長圓形,無瞬膜。鼻孔中大,下側(cè)位,前鼻瓣后部圓,突出??趯挻螅瑥V弧形,下唇褐發(fā)達(dá),褐溝后延。上下頜牙側(cè)扁,上頜無小齒頭1-3個。下頜正中牙1個,其中央無齒頭,兩側(cè)各具小齒頭3個;下頜每側(cè)6牙,牙梳狀,具5-6齒頭。噴水孔小,圓形,上側(cè)位,距第1鰓孔比距眼為近。鰓孔7個,寬大,下部伸達(dá)腹面,向后漸小,最后1個位于胸鰭基底前方。背鰭1個,后位,起點與腹鰭基底后端相對。胸鰭較大,外角和里角鈍尖。腹鰭與背鰭約等大,臀鰭小于背鰭。尾鰭甚長,尾椎軸平,后略上翹,下葉前部突出,中部與后部間有一缺刻,尾部鈍尖。體灰褐色,散布不規(guī)則黑色斑點,腹部、腹鰭及臀鰭淺褐色。
性狀鑒別,本品為黃色至橙紅色的澄明液體;微有特異的魚腥臭,但無敗油臭。本品多溶在精煉的植物油中與氯信、乙醚能任意混合,在乙醇中微溶。
灰星鯊肝含大量脂肪油、維生素(vitamin)A、多種酶類。酶類有乙酰畏酶A硫解酶(acetoacetyl-CoA thiolase),谷氨酸丙酮酸轉(zhuǎn)氨酶(glutamic -pyruvic transaminase)。脂類以磷脂(phospholipid),三酰基甘油(triacylglycerol)為主,尚含膽甾醇(cholesterol),游離脂肪酸(fatty acid)等。
鯨鯊(Rhincodon typus)的肝占體重的15%,含油61.6%。脂肪酸中含C15-C16酸,以C16及C18酸為主,但C20及C22幾乎為高度不飽和酸。固體酸幾乎由棕櫚酸(palmitic acid)組成,肝中的非皂化物達(dá)44%,其中含膽甾醇(cholesterol),維生素A,鯊油醇(selachyl alcohol),鯊肝醇(batyl alcohol),樹脂樣物質(zhì)。
黑鰭基齒鯊肝占體重的10%-15%,肝油含量40%-75%,維生素A含量可達(dá)2萬國際單位。肝含氮108.4-117.4mg/g,脫油肝臟含氮124.2-131.7mg/g,含硫胺素(thiamine),核黃素(riboflavin),煙酸(nicotinic acid),維生素B6,泛酸(panthotenic acid),生物素(biotin),葉酸(folic acid),維生素B12,膽堿(choline),肌醇(inositol)。多數(shù)鯊魚肝含角鯊烯(squalene)1%以上。
黑印真鯊的肝含加毒素(ciguatoxin)類物質(zhì),為脂溶性具季胺氮、羥基,羰基的脂質(zhì),相對分子質(zhì)量1500左右。還含維生素B12、A,角鯊烯等。
1.對免疫功能的影響,C57BL/6小鼠灌胃30%姥鯊魚肝油乳可使小鼠的單核巨噬細(xì)胞系統(tǒng)的吞噬功能增強,碳粒廓清指數(shù)明顯增大,對致敏小鼠可使血清中抗體生成和T淋巴細(xì)胞增多,細(xì)胞免疫功能增強。姥鯊魚肝油中的角鯊烯還能增強網(wǎng)狀內(nèi)皮系統(tǒng)的功能,增加IgM細(xì)胞數(shù),增強宿主免疫功能。
2.抗腫瘤作用,體外伊紅染色法實驗表明50%鯨鯊肝油乳劑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(xì)胞有直接殺傷作用。體內(nèi)實驗,腹腔注射50%鯨鯊肝油乳劑,每日1次,連續(xù)7天,稱瘤重,實驗結(jié)果表明對小鼠移植性S180實體瘤抑制作用明顯,抑制率有明顯的劑量依賴關(guān)系。30%姥鯊肝油乳劑在15-30ml/kg的劑量范圍內(nèi),通過對S180、HepA、Lewis等3種小鼠移植性實體型腫瘤實驗最高抑制率分別為58%、55%、49%。角鯊烯與角鯊烯-2,3-乙干杯烹主的制劑,抗癌效果好,口服給藥連續(xù)服用無副反應(yīng),并可防止癌向肺部轉(zhuǎn)移。
3.解毒作用,角鯊烯有多種解毒作用。
4.毒性,小鼠靜注50%鯨鯊魚肝油乳劑的LD50為14304mg/kg,臟器病理檢查結(jié)果,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無明顯病理改變。
理化鑒別(1)取本品適量,加氯信稀釋成每1ml中含維生素養(yǎng)A10-20u的溶液,取出1ml,加三氯化銻的氯信溶液(1-4)2ml,即顯藍(lán)色至藍(lán)紫色,放置后,色漸消褪。
(2)酸度檢查,取乙醇與乙醚各15ml,置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3滴,加本品2g,加熱回流10min,放冷,精密加氫氧化鈉液(0.1mol/L)1ml,應(yīng)顯淡紅色。
味甘;性溫
健脾補氣;養(yǎng)肝明目;解毒斂瘡。主眼結(jié)膜干燥癥;夜盲癥;軟骨??;燙火傷;皮膚潰瘍;外傷創(chuàng)面久不愈
內(nèi)服:鮮品煎湯,30-60g;魚肝油,10-30ml。外用:魚肝油適量,涂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藥材基源:為六鰓鯊科動物扁頭哈那鯊及其他鯊魚的肝臟或肝臟經(jīng)提煉而得的魚肝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otorhynchus platycephalus
采收和儲藏:捕撈后剖腹取肝,鮮用?;?qū)⒏闻K消毒,在0℃左右脫去總值發(fā)固體脂肪,提煉成油狀液體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近海底層,主食中小型魚類及甲殼動物。卵胎生,每胎產(chǎn)仔10余尾。
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渤海、黃海、東海及南海。黃海產(chǎn)量較大。
原形態(tài)扁頭哈那鯊,體長一般達(dá)2-3m,前部較粗大,后部漸細(xì)小,尾狹長。頭扁寬,前緣廣圓,吻中長,約為頭長的1/4。眼長圓形,無瞬膜。鼻孔中大,下側(cè)位,前鼻瓣后部圓,突出??趯挻螅瑥V弧形,下唇褐發(fā)達(dá),褐溝后延。上下頜牙側(cè)扁,上頜無小齒頭1-3個。下頜正中牙1個,其中央無齒頭,兩側(cè)各具小齒頭3個;下頜每側(cè)6牙,牙梳狀,具5-6齒頭。噴水孔小,圓形,上側(cè)位,距第1鰓孔比距眼為近。鰓孔7個,寬大,下部伸達(dá)腹面,向后漸小,最后1個位于胸鰭基底前方。背鰭1個,后位,起點與腹鰭基底后端相對。胸鰭較大,外角和里角鈍尖。腹鰭與背鰭約等大,臀鰭小于背鰭。尾鰭甚長,尾椎軸平,后略上翹,下葉前部突出,中部與后部間有一缺刻,尾部鈍尖。體灰褐色,散布不規(guī)則黑色斑點,腹部、腹鰭及臀鰭淺褐色。
性狀性狀鑒別,本品為黃色至橙紅色的澄明液體;微有特異的魚腥臭,但無敗油臭。本品多溶在精煉的植物油中與氯信、乙醚能任意混合,在乙醇中微溶。
化學(xué)成分灰星鯊肝含大量脂肪油、維生素(vitamin)A、多種酶類。酶類有乙酰畏酶A硫解酶(acetoacetyl-CoA thiolase),谷氨酸丙酮酸轉(zhuǎn)氨酶(glutamic -pyruvic transaminase)。脂類以磷脂(phospholipid),三酰基甘油(triacylglycerol)為主,尚含膽甾醇(cholesterol),游離脂肪酸(fatty acid)等。
鯨鯊(Rhincodon typus)的肝占體重的15%,含油61.6%。脂肪酸中含C15-C16酸,以C16及C18酸為主,但C20及C22幾乎為高度不飽和酸。固體酸幾乎由棕櫚酸(palmitic acid)組成,肝中的非皂化物達(dá)44%,其中含膽甾醇(cholesterol),維生素A,鯊油醇(selachyl alcohol),鯊肝醇(batyl alcohol),樹脂樣物質(zhì)。
黑鰭基齒鯊肝占體重的10%-15%,肝油含量40%-75%,維生素A含量可達(dá)2萬國際單位。肝含氮108.4-117.4mg/g,脫油肝臟含氮124.2-131.7mg/g,含硫胺素(thiamine),核黃素(riboflavin),煙酸(nicotinic acid),維生素B6,泛酸(panthotenic acid),生物素(biotin),葉酸(folic acid),維生素B12,膽堿(choline),肌醇(inositol)。多數(shù)鯊魚肝含角鯊烯(squalene)1%以上。
黑印真鯊的肝含加毒素(ciguatoxin)類物質(zhì),為脂溶性具季胺氮、羥基,羰基的脂質(zhì),相對分子質(zhì)量1500左右。還含維生素B12、A,角鯊烯等。
藥理作用1.對免疫功能的影響,C57BL/6小鼠灌胃30%姥鯊魚肝油乳可使小鼠的單核巨噬細(xì)胞系統(tǒng)的吞噬功能增強,碳粒廓清指數(shù)明顯增大,對致敏小鼠可使血清中抗體生成和T淋巴細(xì)胞增多,細(xì)胞免疫功能增強。姥鯊魚肝油中的角鯊烯還能增強網(wǎng)狀內(nèi)皮系統(tǒng)的功能,增加IgM細(xì)胞數(shù),增強宿主免疫功能。
2.抗腫瘤作用,體外伊紅染色法實驗表明50%鯨鯊肝油乳劑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(xì)胞有直接殺傷作用。體內(nèi)實驗,腹腔注射50%鯨鯊肝油乳劑,每日1次,連續(xù)7天,稱瘤重,實驗結(jié)果表明對小鼠移植性S180實體瘤抑制作用明顯,抑制率有明顯的劑量依賴關(guān)系。30%姥鯊肝油乳劑在15-30ml/kg的劑量范圍內(nèi),通過對S180、HepA、Lewis等3種小鼠移植性實體型腫瘤實驗最高抑制率分別為58%、55%、49%。角鯊烯與角鯊烯-2,3-乙干杯烹主的制劑,抗癌效果好,口服給藥連續(xù)服用無副反應(yīng),并可防止癌向肺部轉(zhuǎn)移。
3.解毒作用,角鯊烯有多種解毒作用。
4.毒性,小鼠靜注50%鯨鯊魚肝油乳劑的LD50為14304mg/kg,臟器病理檢查結(jié)果,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無明顯病理改變。
鑒別理化鑒別(1)取本品適量,加氯信稀釋成每1ml中含維生素養(yǎng)A10-20u的溶液,取出1ml,加三氯化銻的氯信溶液(1-4)2ml,即顯藍(lán)色至藍(lán)紫色,放置后,色漸消褪。
(2)酸度檢查,取乙醇與乙醚各15ml,置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3滴,加本品2g,加熱回流10min,放冷,精密加氫氧化鈉液(0.1mol/L)1ml,應(yīng)顯淡紅色。
性味味甘;性溫
功能主治健脾補氣;養(yǎng)肝明目;解毒斂瘡。主眼結(jié)膜干燥癥;夜盲癥;軟骨??;燙火傷;皮膚潰瘍;外傷創(chuàng)面久不愈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鮮品煎湯,30-60g;魚肝油,10-30ml。外用:魚肝油適量,涂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