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通脫木花上粉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通脫木花上粉拼音注音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出處

    《本草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花粉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物形態(tài)詳"通草"條。

    性味

    《本草拾遺》:"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本草拾遺》:"主諸蟲瘺惡瘡,痔疾,取粉納瘡中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通脫木花上粉拼音注音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英文名Pollen of Ricepaperplant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?!侗静輬D經(jīng)》:通脫木花上粉,《正元廣利方》療瘰疬及李絳《兵部手集方》療胸伏氣攻胃咽不散方中并用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花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etrapanax papyriferus (Hook.) K. Koch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花開時采收,曬干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1-3.5m。莖粗壯,不分枝,幼稚時表面密被黃色星狀毛或稍具脫落的灰黃色柔毛。莖賄大,白色,紙質(zhì);樹皮深棕色,略有皺裂;新枝淡棕色或淡黃棕色,有明顯的葉痕和大型皮孔。葉大,互生,聚生于莖頂;葉柄粗壯,圓筒形,長30-50cm;托葉膜質(zhì),錐形,基部與葉柄合生,有星狀厚絨毛;葉片紙質(zhì)或薄革質(zhì),掌狀5-11裂,裂片通常為葉片全長的1/3-1/2,稀至2/3,倒卵狀長圓形卵狀長圓形,每一裂片常又有2-3個小裂片,全緣或有粗齒,上面深綠以,無毛,下面密被白色星狀絨毛。傘形花序聚生成頂生或近頂生大型復(fù)圓錐花序,長達(dá)50cm以上;萼密被星狀絨色,全緣或近全緣;花瓣4,稀4,三角狀卵形,長2mm,外面密被星狀厚絨毛;雄蕊5,與花瓣同數(shù)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2,離生,先端反曲。果球形,趲戲約4mm,熟時紫黑色?;ㄆ?0-12月,果期翌年1-2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辛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散結(jié);祛腐生肌。主癰腫;瘰疬;痔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撒敷。內(nèi)服:煎湯,2-5g;或入丸、散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本草拾遺》:主諸蟲瘺惡瘡,痔疾,取粉納瘡中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北豆根拼音注音Běi Dòu Gēn別名黃條香、黃根、漢防己、防己藤、山地瓜秧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來源本品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. 的干燥根莖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ěi Fēnɡ Cǎo別名毛繡球防風(fēng)、銀針七、燈籠草、樓臺夏枯草、白風(fēng)輪菜、白花仔、白菜匙、糖雞草、野芝麻、貓 耳朵草、節(jié)節(jié)花、老虎花、白 骨九蘇、白花茶匙紅、白花塔仔草、金線薄荷、白花草、鼠尾癀來源藥材基源:為唇形科植物白絨草的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ěi Yú Huánɡ Cǎo別名鉆之靈、小瓠花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北魚黃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erremia sibi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ěi Hè Shī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L.的干燥成熟果實。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曬干,除去雜質(zhì)。性狀本品呈圓柱狀,細(xì)小,長3~4mm,直徑不及1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àn Yuán Gài Yīn Shí Jué英文名Broadscale Humata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骨碎補科半圓蓋陰石蕨的根莖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Humata platylepis (Bak.)Chi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