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鐵華粉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鐵華粉拼音注音Tiě Huá Fěn別名

    鐵胤粉(《日華子本草》),鐵艷粉、鐵霜(《綱目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開寶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鐵與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銹末

    性狀

    為赤褐色粉末,質(zhì)重,易溶于水。水溶液加入少量其他鹽類并熱之,則成為不溶性的鹽基鐵而沉淀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主要成分為醋酸亞鐵。

    性味

    ①《開寶本草》:"味咸,平,無毒。"

    ②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酸咸,寒。"

    注意

    不可多服。多量能引起惡心,嘔吐,食欲不振,胸悶便秘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養(yǎng)血安神,平肝鎮(zhèn)驚。治血虛,驚悸,健忘,癇疾,痃癬,脫肛痔漏。

    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止驚悸、虛癇,鎮(zhèn)五臟,去邪氣,強(qiáng)志,壯筋骨。治健忘,冷氣心痛,痃癖癥結(jié),脫肛痔瘺,宿食,敷竹木刺。"

    ②《開寶本草》:"主安心神,堅(jiān)骨髓,強(qiáng)志力,除風(fēng)邪,養(yǎng)血?dú)?。隨體所治熱,合和諸藥用。棗膏為丸。"

    ③《醫(yī)林纂要》:"補(bǔ)心寧神,平肝定驚,止怒解毒。加之酸以收心瀉肝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,1~8分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本草匯言》:"鐵華粉,安心神,止驚悸,化痃癖癥結(jié),推食積頑滯諸疾之藥也。堅(jiān)金之質(zhì),體重而降,急趨直下,少無留難,病非堅(jiān)結(jié),體非強(qiáng)壯能食之人,不可輕用。每次用不過四、五、六分。"

    制法

    《開寶本草》:"作鐵華粉法:取鋼煅作葉如笏或團(tuán),平面磨錯令光凈,以鹽水灑之,于醋甕中陰處埋之一百日,鐵上衣生,鐵華成矣。刮取更細(xì)搗篩,入乳缽研如面,和合諸藥為丸、散。此鐵之精華,功用強(qiáng)于鐵粉也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鐵華粉拼音注音Tiě Huá Fěn別名

    鐵胤粉、鐵艷粉、鐵霜

    英文名rust powder is made of iron and acetic acid出處

    出自《開寶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鐵與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銹末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本品為粉末狀,赤褐色。無金屬光澤。體較重,觸之易染手。氣微,味酸。以赤褐色、無雜質(zhì)者為佳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主要成分為醋酸亞鐵[Fe(C2H3O2)2·H2O]。

    鑒別

    (1)取本品粉末少許,加硫酸后,加熱,即分解發(fā)出醋酸的特臭。(檢查醋酸)。

    (2)取本品粉末約0.1g,加稀鹽酸5ml,使溶解后,濾過,濾液顯亞鐵鹽的各種反應(yīng)。取本品粉末約0.1g,加稀鹽酸2ml,反應(yīng)后(有氫氣放出),濾過,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(yàn):①取濾液,加鐵氰化鉀試液,即生成藍(lán)色沉淀;分離,沉淀在稀鹽酸中不溶,但加氫氧化鈉試液,即分解成棕色沉淀。(檢查亞鐵鹽)②取濾液,加1%鄰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數(shù)滴,即顯深紅色。(檢查亞鐵鹽)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;肝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咸;平;無毒

    注意

    不可多服。過量則引起惡心,嘔吐,食欲不振,胸悶,便秘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養(yǎng)血安神;平肝鎮(zhèn)驚;解毒消腫。主血虛萎黃;驚悸;癲狂;健忘;脫肛;痔漏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入丸、散, 1-3分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日華子本草》: 止驚悸、虛癎,鎮(zhèn)五臟,去邪氣,強(qiáng)志,壯筋骨。治健忘,冷氣心痛,痃廦癥結(jié),脫肛痔瘺,宿食,敷竹木刺。

    2.《開寶本草》:主安心神,堅(jiān)骨髓,強(qiáng)志力,除風(fēng)邪,養(yǎng)血?dú)狻kS體所冷熱,合和諸藥用。棗膏為丸。

    3.《醫(yī)林纂要》:補(bǔ)心寧神,平肝定驚,止怒解毒。加之酸以收心瀉肝。

    4.《本草匯言》:鐵華粉,安心神,止驚悸,痃廦癥結(jié),推食積頑滯諸疾之藥也。堅(jiān)金之質(zhì),體重而降,急趨直下,少無留難,病非堅(jiān)結(jié),體非強(qiáng)壯能食之人,不可輕用。每次用不過四、五、六分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別名滇錐栗、椎栗來源藥材基源: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實(shí)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.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剝?nèi)タ偘?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2800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 Gēn來源藥材基源:為殼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莖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.采收和儲藏:根全年可采,莖皮春、夏、秋季剝?nèi)?,均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Zhū Mǔ Cài別名對主從神仙、六月雪、白膠墻、母草來源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ndernia procudens(Drock.) Philcox[Anagalloides procu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Zhū Bí Kǒnɡ別名白側(cè)耳、圓葉蕺菜來源藥材基源: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ymnotheca involucrata pei.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集,洗去泥沙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珠樹拼音注音Bái Zhū Shù別名滇白珠樹、小透骨草、透骨香、鉆骨風(fēng)、火炭子、透骨草[云南、貴州]、滿山香、滿天香、洗澡葉、冬綠樹來源為杜鵑花科白珠樹屬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 (Fr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