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騸雞尾、人頭發(fā)、飛驚草、鐵包針、小石韋、青根、大石韋、劍刀草、大金刀、青葉紅、大骨牌草、七星劍、金星草
藥材基源:為水龍骨科植物烏蘇里瓦韋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Lepisorus ussuriensis(Regel et Maack)Ching[Pleopelti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]
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季采收,除去泥沙,洗凈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樹干或巖石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四川等地。
植株高10-20cm。根莖細(xì)長(zhǎng),橫生,密被黑色或近黑色、披針形不透明的鱗片,邊緣有鋸齒。葉遠(yuǎn)生;葉柄長(zhǎng)2-4cm,葉片厚紙質(zhì),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向兩端漸變狹,上端長(zhǎng)漸尖,基部沿葉柄緩下延,中部寬5-10mm;中脈兩面隆起,小脈不明顯。孢子囊群小,圓形,背生于中脈與葉邊之間各排成1行,彼此分離,幼時(shí)有盾狀隔絲覆蓋。
苦;平;無毒
清熱解毒;利尿;止咳;止血。主小便不利;小便淋痛;水腫;尿血;濕熱痢疾;肺熱咳嗽;哮喘;咽喉腫痛;瘡瘍腫毒;風(fēng)濕疼痛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跌打損傷;刀傷出血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騸雞尾、人頭發(fā)、飛驚草、鐵包針、小石韋、青根、大石韋、劍刀草、大金刀、青葉紅、大骨牌草、七星劍、金星草
來源藥材基源:為水龍骨科植物烏蘇里瓦韋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Lepisorus ussuriensis(Regel et Maack)Ching[Pleopelti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]
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季采收,除去泥沙,洗凈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樹干或巖石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東北及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四川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植株高10-20cm。根莖細(xì)長(zhǎng),橫生,密被黑色或近黑色、披針形不透明的鱗片,邊緣有鋸齒。葉遠(yuǎn)生;葉柄長(zhǎng)2-4cm,葉片厚紙質(zhì),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向兩端漸變狹,上端長(zhǎng)漸尖,基部沿葉柄緩下延,中部寬5-10mm;中脈兩面隆起,小脈不明顯。孢子囊群小,圓形,背生于中脈與葉邊之間各排成1行,彼此分離,幼時(shí)有盾狀隔絲覆蓋。
性味苦;平;無毒
功能主治清熱解毒;利尿;止咳;止血。主小便不利;小便淋痛;水腫;尿血;濕熱痢疾;肺熱咳嗽;哮喘;咽喉腫痛;瘡瘍腫毒;風(fēng)濕疼痛;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跌打損傷;刀傷出血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