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山芙蓉、野芙蓉
錦葵科箭葉秋葵Abelmoschus esquirolii (Levl)S. Y. Hu[A. moschatus (L.)Medic. var. tuberosus; A. saglttifolius auct. non (Kurz)Merr.],以根、葉入藥。
廣西。
微甘,平。
滋陰清熱,排膿拔毒。主治肺結(jié)核,肺燥咳嗽,產(chǎn)后便秘,神經(jīng)衰弱。外用治癰瘡腫毒。
根4~5錢,水煎服。外用鮮葉搗爛或干葉研粉,調(diào)紅糖外敷。
紅花馬寧
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為錦葵科植物箭葉秋葵的根。冬季挖根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于坡地灌木叢、草叢中。分布廣東、貴州等地。
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,高0.3~1米。根肉質(zhì),蘿卜狀。小枝疏被長毛,葉互生;形多樣,闊卵形或近圓形,基部心形或戟形,上部的葉有時(shí)為箭形,3~5淺裂或深裂,兩面均疏被長粗毛,邊緣有鈍齒,托葉狹披針形或線形,被毛。花單生于葉腋,花梗長3~5厘米,花后伸長;小苞片5~8枚,線形,具長緣毛:花萼佛焰苞狀,兩面被柔毛;花冠紅色,5瓣,長約4厘米;雄蕊管短于花冠;花柱頂部5分枝,柱頭扁平。蒴果卵形或長圓形,長2.5~4厘米,具短喙或長喙,果皮薄革質(zhì),疏被黃色長粗毛。種子腎形,有縱裂鋸齒狀腺點(diǎn)?;ㄆ?~9月。
甘淡,微溫。
滋養(yǎng)強(qiáng)壯。治神經(jīng)衰弱,頭暈,腰腿痛,胃痛,腹瀉。
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出自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藥材基源:為錦葵科植物箭葉秋葵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(Kurz)Merr.[Hibiscus sagittifolius Kurz;A.moschatus Medic.subsp.tuberosus (Span)Borss.;A.esquirolii(Levl.) S.Y.Hu]
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低丘、草坡、曠地、稀疏松林或干燥的瘠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南及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箭葉秋葵 多年生草本,高40-10cm。具蘿卜狀肉質(zhì)根。小枝被糙硬毛。葉形多樣;葉柄長4-8cm,疏被長硬毛;下部的葉卵形,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戟形、箭形至掌狀3-5淺裂或深裂,裂片闊卵形至闊披針形,長3-10cm,無端鈍,基部心形或戟形,上面疏被刺毛,下面被長硬毛,邊緣具鋸齒或缺刻?;▎紊谌~腋,花梗纖細(xì),長4-7cm,密被糙硬毛;小苞片6-12,線形,寬1-1.7mm,長約1.5cm,疏被長硬毛;花萼佛焰苞狀,長約7mm,先端具5齒,密被細(xì)絨毛;花紅色或黃色,直徑4-5cm,花瓣倒卵狀長圓形,長3-4cm;雄蕊柱長約2cm,平滑無毛;花柱分枝5,柱頭扁平。蒴果橢圓形,長約3cm,直徑約2cm,被刺毛,具短喙。種子腎形,具腺狀條紋。花期5-9月。
腎;胃經(jīng)
甘;淡;平
滋陰潤肺;和胃。主肺燥咳嗽;肺癆;胃痛;疳積;神經(jīng)衰弱
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山芙蓉、野芙蓉
來源錦葵科箭葉秋葵Abelmoschus esquirolii (Levl)S. Y. Hu[A. moschatus (L.)Medic. var. tuberosus; A. saglttifolius auct. non (Kurz)Merr.],以根、葉入藥。
生境分布廣西。
性味微甘,平。
功能主治滋陰清熱,排膿拔毒。主治肺結(jié)核,肺燥咳嗽,產(chǎn)后便秘,神經(jīng)衰弱。外用治癰瘡腫毒。
用法用量根4~5錢,水煎服。外用鮮葉搗爛或干葉研粉,調(diào)紅糖外敷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五指山參拼音注音Wú Zhǐ Shān Shēn別名紅花馬寧
出處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箭葉秋葵的根。冬季挖根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于坡地灌木叢、草叢中。分布廣東、貴州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亞灌木狀草本,高0.3~1米。根肉質(zhì),蘿卜狀。小枝疏被長毛,葉互生;形多樣,闊卵形或近圓形,基部心形或戟形,上部的葉有時(shí)為箭形,3~5淺裂或深裂,兩面均疏被長粗毛,邊緣有鈍齒,托葉狹披針形或線形,被毛。花單生于葉腋,花梗長3~5厘米,花后伸長;小苞片5~8枚,線形,具長緣毛:花萼佛焰苞狀,兩面被柔毛;花冠紅色,5瓣,長約4厘米;雄蕊管短于花冠;花柱頂部5分枝,柱頭扁平。蒴果卵形或長圓形,長2.5~4厘米,具短喙或長喙,果皮薄革質(zhì),疏被黃色長粗毛。種子腎形,有縱裂鋸齒狀腺點(diǎn)?;ㄆ?~9月。
性味甘淡,微溫。
功能主治滋養(yǎng)強(qiáng)壯。治神經(jīng)衰弱,頭暈,腰腿痛,胃痛,腹瀉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五指山參拼音注音Wú Zhǐ Shān Shēn別名紅花馬寧
英文名Arrowleaf Abelmoschus, Root of Arrowleaf Abelmoschus出處出自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錦葵科植物箭葉秋葵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belmoschus sagittifolius (Kurz)Merr.[Hibiscus sagittifolius Kurz;A.moschatus Medic.subsp.tuberosus (Span)Borss.;A.esquirolii(Levl.) S.Y.Hu]
采收和儲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低丘、草坡、曠地、稀疏松林或干燥的瘠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南及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箭葉秋葵 多年生草本,高40-10cm。具蘿卜狀肉質(zhì)根。小枝被糙硬毛。葉形多樣;葉柄長4-8cm,疏被長硬毛;下部的葉卵形,中部以上的葉卵狀戟形、箭形至掌狀3-5淺裂或深裂,裂片闊卵形至闊披針形,長3-10cm,無端鈍,基部心形或戟形,上面疏被刺毛,下面被長硬毛,邊緣具鋸齒或缺刻?;▎紊谌~腋,花梗纖細(xì),長4-7cm,密被糙硬毛;小苞片6-12,線形,寬1-1.7mm,長約1.5cm,疏被長硬毛;花萼佛焰苞狀,長約7mm,先端具5齒,密被細(xì)絨毛;花紅色或黃色,直徑4-5cm,花瓣倒卵狀長圓形,長3-4cm;雄蕊柱長約2cm,平滑無毛;花柱分枝5,柱頭扁平。蒴果橢圓形,長約3cm,直徑約2cm,被刺毛,具短喙。種子腎形,具腺狀條紋。花期5-9月。
歸經(jīng)腎;胃經(jīng)
性味甘;淡;平
功能主治滋陰潤肺;和胃。主肺燥咳嗽;肺癆;胃痛;疳積;神經(jīng)衰弱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