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香附草
《云南中草藥》
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生于高山疏林下草叢中。
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體密被白色綿毛。單葉互生,帶狀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;基部抱莖,全緣.頭狀花序排列成小傘房花序,花全部管狀,總苞片數(shù)列,通常白色。瘦果小,長橢圓形,冠毛1列,刺毛狀。
辛,溫。
消炎止痛,健胃行氣。治扁桃體炎,急牲胃腸炎,膀胱炎,尿道炎,小兒疳積。
內(nèi)服:煎湯,3~4錢。
治小兒疳積:午香草一錢,紅糖適量。水煎服。
香附草、野辣煙、五香草
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aphalis bulleyana (J. F. Jaffr.) Chang [Pluchea bulleayana J. F. Jeffr.]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切碎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山陰濕草坡地及低山草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粘毛香青 一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被蛛絲狀白色綿毛及銹褐色粘質(zhì)帶柄而多節(jié)的腺毛。根垂直,粗壯。莖直立,有溝,通常有分枝。蓮座狀葉倒卵圓形,長達9cm,寬達4.5cm,下部漸狹成翅狀短柄和上產(chǎn)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,長3.5-10cm,寬1-2.5cm,沿莖下延成楔形寬翅,先端尖,邊緣平,兩面有腺毛,脈上被長綿毛;最上部葉狹小,線狀披針形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在莖端及枝端密集成復傘房狀;花序梗棖達6mm;總苞倒卵圓狀,長5-6mm,寬4-7mm;總,苞片4-5層,直立,淺褐色,透明,外層卵狀長圓形,先端鈍,被蛛絲狀毛,內(nèi)層長匙形,長5-6mm,最內(nèi)層寬線形,有長達全長2/3的爪部;花托蜂宣傳員狀;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或少層雌花,喘有4-5個或達30-個雄蕊。瘦果長0.6-0.7mm,長圓表,有微腺體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懷狀鑒別 全株棕黃色,長可達100cm,被白色綿毛,上端多分枝。莖圓柱形,縱皺紋明顯,直徑2-8mm。質(zhì)脆,斷面黃綠色,中心有白瓤。葉互生,全緣,倒卵形或倒披針形,基部楔形,下延成翅。花白色,頭狀花序。氣清香,味苦涼。
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 :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。油細胞類圓形。導管網(wǎng)紋和孔紋,直徑7-30μm。纖維梭狀。氣孔平軸式。腺毛多數(shù)。
味辛;微苦;性涼
清熱利濕;止咳。主風熱感冒;扁桃體炎;氣管炎;急性胃腸炎;尿路感染
內(nèi)服:煎湯,9-12g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香附草
出處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生境分布生于高山疏林下草叢中。
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體密被白色綿毛。單葉互生,帶狀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;基部抱莖,全緣.頭狀花序排列成小傘房花序,花全部管狀,總苞片數(shù)列,通常白色。瘦果小,長橢圓形,冠毛1列,刺毛狀。
性味辛,溫。
功能主治消炎止痛,健胃行氣。治扁桃體炎,急牲胃腸炎,膀胱炎,尿道炎,小兒疳積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~4錢。
復方治小兒疳積:午香草一錢,紅糖適量。水煎服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午香草拼音注音Wǔ Xiānɡ Cǎo別名香附草、野辣煙、五香草
英文名Herb of Stickyhair Pearleverlasting出處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aphalis bulleyana (J. F. Jaffr.) Chang [Pluchea bulleayana J. F. Jeffr.]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切碎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山陰濕草坡地及低山草地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粘毛香青 一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被蛛絲狀白色綿毛及銹褐色粘質(zhì)帶柄而多節(jié)的腺毛。根垂直,粗壯。莖直立,有溝,通常有分枝。蓮座狀葉倒卵圓形,長達9cm,寬達4.5cm,下部漸狹成翅狀短柄和上產(chǎn)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,長3.5-10cm,寬1-2.5cm,沿莖下延成楔形寬翅,先端尖,邊緣平,兩面有腺毛,脈上被長綿毛;最上部葉狹小,線狀披針形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在莖端及枝端密集成復傘房狀;花序梗棖達6mm;總苞倒卵圓狀,長5-6mm,寬4-7mm;總,苞片4-5層,直立,淺褐色,透明,外層卵狀長圓形,先端鈍,被蛛絲狀毛,內(nèi)層長匙形,長5-6mm,最內(nèi)層寬線形,有長達全長2/3的爪部;花托蜂宣傳員狀;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或少層雌花,喘有4-5個或達30-個雄蕊。瘦果長0.6-0.7mm,長圓表,有微腺體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性狀懷狀鑒別 全株棕黃色,長可達100cm,被白色綿毛,上端多分枝。莖圓柱形,縱皺紋明顯,直徑2-8mm。質(zhì)脆,斷面黃綠色,中心有白瓤。葉互生,全緣,倒卵形或倒披針形,基部楔形,下延成翅。花白色,頭狀花序。氣清香,味苦涼。
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 :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。油細胞類圓形。導管網(wǎng)紋和孔紋,直徑7-30μm。纖維梭狀。氣孔平軸式。腺毛多數(shù)。
性味味辛;微苦;性涼
功能主治清熱利濕;止咳。主風熱感冒;扁桃體炎;氣管炎;急性胃腸炎;尿路感染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2g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