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豆科小扁豆Pritropis cytisoides (Roxb.)Wight et Arn.,以根入藥。
云南思茅。
甘、微澀,微溫。
滋補(bǔ),利咽止痛。主治急性胃腸炎,病后體弱,咽喉炎,腎虛,腰痛,扁桃體炎。
0.5~1兩。
《云南思茅中草藥》
為豆科植物思茅豬屎豆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生于路旁、田邊、水溝邊。分布于云南。
直立小灌木,高約1米。莖、枝細(xì),密被緊貼短毛,節(jié)間甚短。3出復(fù)葉,小葉卵圓狀披針形,長(zhǎng)3~5厘米,寬2~3厘米,兩端漸尖,兩側(cè)小葉較??;葉柄長(zhǎng)1.5~2.5厘米?;S色,頂生或側(cè)生總狀花序,長(zhǎng)5~10厘米;花梗貼生絨毛。莢果長(zhǎng)2~5厘米,寬1厘米,果柄長(zhǎng)1~2厘米,光滑無(wú)毛,有種子1~5粒或更多。
性微溫,味甘微澀。
消炎解毒,利喉止痛。治急性胃腸炎、咽喉炎、扁桃體炎。
內(nèi)服:煎湯,O.5~1兩。
治扁桃體炎:小扁豆、大將軍。水煎服,酒引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豆科小扁豆Pritropis cytisoides (Roxb.)Wight et Arn.,以根入藥。
生境分布云南思茅。
性味甘、微澀,微溫。
功能主治滋補(bǔ),利咽止痛。主治急性胃腸炎,病后體弱,咽喉炎,腎虛,腰痛,扁桃體炎。
用法用量0.5~1兩。
摘錄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小扁豆拼音注音Xiǎo Biǎn Dòu出處《云南思茅中草藥》
來(lái)源為豆科植物思茅豬屎豆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生境分布生于路旁、田邊、水溝邊。分布于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直立小灌木,高約1米。莖、枝細(xì),密被緊貼短毛,節(jié)間甚短。3出復(fù)葉,小葉卵圓狀披針形,長(zhǎng)3~5厘米,寬2~3厘米,兩端漸尖,兩側(cè)小葉較??;葉柄長(zhǎng)1.5~2.5厘米?;S色,頂生或側(cè)生總狀花序,長(zhǎng)5~10厘米;花梗貼生絨毛。莢果長(zhǎng)2~5厘米,寬1厘米,果柄長(zhǎng)1~2厘米,光滑無(wú)毛,有種子1~5粒或更多。
性味性微溫,味甘微澀。
功能主治消炎解毒,利喉止痛。治急性胃腸炎、咽喉炎、扁桃體炎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O.5~1兩。
復(fù)方治扁桃體炎:小扁豆、大將軍。水煎服,酒引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