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星毛胡頹子、牛奶、馬奶。
始載于《東北林學(xué)院植物研究室匯刊》。
藥材基源:為胡頹子科植物星毛羊胡頹子的根、葉或果實(shí)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laeagnus stellipila Rehd.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根,洗凈,切片曬干;葉、果,曬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1200m的向陽丘陵地區(qū)、溪邊矮林中或路邊、田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星毛胡頹子 落葉或部分冬季殘存的散生灌木,高達(dá)2m。無刺或老枝具刺,幼枝密被褐色星狀絨毛,老枝灰黑色;芽深黃色,具星狀絨毛。單葉互生,葉柄具星狀柔毛,長2-4mm;葉紙質(zhì),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3-5.5cm,寬1.5-3cm,先端鈍或短急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形,上面幼時被白色星狀柔毛,后則無毛,下面密被淡白色星狀絨毛,有時具鱗毛或鱗片?;ㄕ劙咨?,外被銀色或散生褐色星狀絨毛,花梗短;花被筒圓筒形,長5-7mm,裂片4,披針形或卵狀三角形;雄蕊4;花柱直立,無毛或微被星狀柔毛。果長橢圓形或圓柱形,長10-16mm,被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果梗極短,長約0.5-2mm?;ㄆ?-4月,果期7-8月。
肝;大腸;小腸經(jīng)
味辛;苦;性涼
散瘀止痛;清熱利濕。主跌打腫痛;痢疾
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治跌打損傷、散瘀、清熱、痢疾等癥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星毛胡頹子、牛奶、馬奶。
英文名Stellate Elaeagnus出處始載于《東北林學(xué)院植物研究室匯刊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胡頹子科植物星毛羊胡頹子的根、葉或果實(shí)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laeagnus stellipila Rehd.
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根,洗凈,切片曬干;葉、果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1200m的向陽丘陵地區(qū)、溪邊矮林中或路邊、田邊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星毛胡頹子 落葉或部分冬季殘存的散生灌木,高達(dá)2m。無刺或老枝具刺,幼枝密被褐色星狀絨毛,老枝灰黑色;芽深黃色,具星狀絨毛。單葉互生,葉柄具星狀柔毛,長2-4mm;葉紙質(zhì),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3-5.5cm,寬1.5-3cm,先端鈍或短急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形,上面幼時被白色星狀柔毛,后則無毛,下面密被淡白色星狀絨毛,有時具鱗毛或鱗片?;ㄕ劙咨?,外被銀色或散生褐色星狀絨毛,花梗短;花被筒圓筒形,長5-7mm,裂片4,披針形或卵狀三角形;雄蕊4;花柱直立,無毛或微被星狀柔毛。果長橢圓形或圓柱形,長10-16mm,被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果梗極短,長約0.5-2mm?;ㄆ?-4月,果期7-8月。
歸經(jīng)肝;大腸;小腸經(jīng)
性味味辛;苦;性涼
功能主治散瘀止痛;清熱利濕。主跌打腫痛;痢疾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各家論述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治跌打損傷、散瘀、清熱、痢疾等癥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