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星毛羊奶子

    拼音注音Xīnɡ Máo Yánɡ Nǎi Zǐ別名

    星毛胡頹子、牛奶、馬奶。

    英文名Stellate Elaeagnus出處

    始載于《東北林學(xué)院植物研究室匯刊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胡頹子科植物星毛羊胡頹子的根、葉或果實(shí)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Elaeagnus stellipila Rehd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根,洗凈,切片曬干;葉、果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500-1200m的向陽丘陵地區(qū)、溪邊矮林中或路邊、田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星毛胡頹子 落葉或部分冬季殘存的散生灌木,高達(dá)2m。無刺或老枝具刺,幼枝密被褐色星狀絨毛,老枝灰黑色;芽深黃色,具星狀絨毛。單葉互生,葉柄具星狀柔毛,長2-4mm;葉紙質(zhì),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3-5.5cm,寬1.5-3cm,先端鈍或短急尖,基部圓形或近心形,上面幼時被白色星狀柔毛,后則無毛,下面密被淡白色星狀絨毛,有時具鱗毛或鱗片?;ㄕ劙咨?,外被銀色或散生褐色星狀絨毛,花梗短;花被筒圓筒形,長5-7mm,裂片4,披針形或卵狀三角形;雄蕊4;花柱直立,無毛或微被星狀柔毛。果長橢圓形或圓柱形,長10-16mm,被褐色鱗片,成熟時紅色,果梗極短,長約0.5-2mm?;ㄆ?-4月,果期7-8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肝;大腸;小腸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苦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瘀止痛;清熱利濕。主跌打腫痛;痢疾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治跌打損傷、散瘀、清熱、痢疾等癥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別名楊梅果、滇楊梅、酸楊梅來源藥材基源: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果實(shí)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yrica nana Cheval.采收和儲藏:夏季果實(shí)將成熟時采摘,鮮用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Pí來源藥材基源: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根皮、莖皮或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yrica nana Cheval.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收,剝?nèi)「ず颓o皮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35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ǎi Liǔ Chuān Yú來源藥材基源:為玄參科植物多枝柳穿魚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naria buriatica Tarcz.et Benth.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草原、荒地及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別名矮葉南、矮子南、小白花草、矮陀陀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楝科植物單葉地黃連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.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處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雜木林中。分布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河南、陜西,甘肅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紅葉甘橿,又名:桂子樹。落葉喬木,高達(dá)10米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