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《綱目》
為海龜科動物蠵龜的血。
動物形態(tài)詳"蠵龜筒"條。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平,微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咸,平,無毒。"
①陶弘景:"療毒箭傷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人被毒箭傷,煩悶欲死者,剖取血敷傷處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中刀箭悶絕,刺血飲。"
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。
藥材基源:為海龜科動物蠵龜?shù)难?/p>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retta caretta gigas Deraniyagala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溫、熱帶海洋中以魚蝦、蟹及軟體動物等為食。7-8月為繁殖季節(jié),生殖時(shí)到沿海沙灘,于晚間產(chǎn)卵在沙坑內(nèi),每穴內(nèi)產(chǎn)卵130-150枚,卵白色,球形,徑約40mm,1年可產(chǎn)卵2-3次,卵經(jīng)45-60d自然卵化,稚龜即能破殼而出,爬向大海。
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黃海、東海和南海。
蠵龜,體長1100-200cm。頭較大,寬約25cm。上、下頜均具極強(qiáng)的鉤狀喙。頭部背面具有對稱的鱗片,前額鱗2對,幼體背部具3條強(qiáng)棱,成體背部無棱。背部表面覆以角棋逢對手或稱角質(zhì)盾片,呈平鋪狀排列,頸角板1塊短寬,椎角板6塊;第6塊最大。肋角板每側(cè)5或6塊,第1塊最小;第3、4塊最大。緣角板每側(cè)11塊。臀角板1對較緣角板大。背甲后緣略呈鋸齒狀,腹甲較平坦,每側(cè)甲橋處有下緣角板3塊。外層的角板沿中線兩側(cè)成對排列著較小的喉角板、肱角板、胸角板依次漸寬;腹角板、股角板、肛角板依次漸狹。四肢扁平呈鰭足狀;前肢大,后肢小,內(nèi)側(cè)各有2爪,長成后或具1爪。尾短。背部棕紅色或褐紅色,有不規(guī)則的土黃色或褐色斑紋,腹部檸檬黃色或黃色。
全血漿含鉀、鎂、鈉、氯、血漿鈣(plasma Ca)及葡萄糖(glucose),血漿銅藍(lán)蛋白(ceruloplasmin)。還含(3R,3'R)-玉蜀黍黃質(zhì)[(3R,3’R)-zeaxanthin],(3R,3’S)-消旋-墳蜀黍黃質(zhì)[(3R,3’S)-meso-zeaxanthin],(3S,3’S)-玉蜀黍黃質(zhì)[(3S,3’S)-zeaxanthin]。
肺經(jīng)
味咸;性平
潤肺平喘;解毒療傷。主哮喘;干咳;刀箭傷
內(nèi)服:鮮用,3-4匙。
1. 陶弘景:療毒箭傷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人被毒箭傷,煩悶欲死者,剖取血敷傷處。
3.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中刀箭悶絕,刺血飲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《綱目》
來源為海龜科動物蠵龜的血。
原形態(tài)動物形態(tài)詳"蠵龜筒"條。
性味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平,微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咸,平,無毒。"
功能主治①陶弘景:"療毒箭傷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人被毒箭傷,煩悶欲死者,剖取血敷傷處。"
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中刀箭悶絕,刺血飲。"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蠵龜血拼音注音Xī Guī Xuè英文名Turtle blood出處出自《本草綱目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海龜科動物蠵龜?shù)难?/p>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aretta caretta gigas Deraniyagala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棲息于溫、熱帶海洋中以魚蝦、蟹及軟體動物等為食。7-8月為繁殖季節(jié),生殖時(shí)到沿海沙灘,于晚間產(chǎn)卵在沙坑內(nèi),每穴內(nèi)產(chǎn)卵130-150枚,卵白色,球形,徑約40mm,1年可產(chǎn)卵2-3次,卵經(jīng)45-60d自然卵化,稚龜即能破殼而出,爬向大海。
資源分布:我國分布于黃海、東海和南海。
原形態(tài)蠵龜,體長1100-200cm。頭較大,寬約25cm。上、下頜均具極強(qiáng)的鉤狀喙。頭部背面具有對稱的鱗片,前額鱗2對,幼體背部具3條強(qiáng)棱,成體背部無棱。背部表面覆以角棋逢對手或稱角質(zhì)盾片,呈平鋪狀排列,頸角板1塊短寬,椎角板6塊;第6塊最大。肋角板每側(cè)5或6塊,第1塊最小;第3、4塊最大。緣角板每側(cè)11塊。臀角板1對較緣角板大。背甲后緣略呈鋸齒狀,腹甲較平坦,每側(cè)甲橋處有下緣角板3塊。外層的角板沿中線兩側(cè)成對排列著較小的喉角板、肱角板、胸角板依次漸寬;腹角板、股角板、肛角板依次漸狹。四肢扁平呈鰭足狀;前肢大,后肢小,內(nèi)側(cè)各有2爪,長成后或具1爪。尾短。背部棕紅色或褐紅色,有不規(guī)則的土黃色或褐色斑紋,腹部檸檬黃色或黃色。
化學(xué)成分全血漿含鉀、鎂、鈉、氯、血漿鈣(plasma Ca)及葡萄糖(glucose),血漿銅藍(lán)蛋白(ceruloplasmin)。還含(3R,3'R)-玉蜀黍黃質(zhì)[(3R,3’R)-zeaxanthin],(3R,3’S)-消旋-墳蜀黍黃質(zhì)[(3R,3’S)-meso-zeaxanthin],(3S,3’S)-玉蜀黍黃質(zhì)[(3S,3’S)-zeaxanthin]。
歸經(jīng)肺經(jīng)
性味味咸;性平
功能主治潤肺平喘;解毒療傷。主哮喘;干咳;刀箭傷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鮮用,3-4匙。
各家論述1. 陶弘景:療毒箭傷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人被毒箭傷,煩悶欲死者,剖取血敷傷處。
3.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中刀箭悶絕,刺血飲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