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西藏花椒種子

    拼音注音Xī Zànɡ Huā Jiāo Zhǒnɡ Zi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蕓香科植物西藏花椒的種子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Zanthaxylum tibetanum Huang

    采收和儲藏:9-10月采收成熟的果實:曬干,將果實與種子分開,留取種子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2000-2900m的常綠闊葉林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攀援性灌木,高1m。嫩枝微柔毛,其后幾無毛,暗灰色,著生短小而下彎的皮刺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互生,紙質(zhì),連葉柄長10-15cm;葉柄長1-2.5cm,葉柄及葉軸表面下陷成小溝狀,被短柔毛,并著生短小而下彎的刺;小葉柄極短;小葉片9-15,卵形、廣卵形或為長圓的卵形,長2.5-5m,寬1.5-3.5cm,先端急尖或突尖,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具銳鋸齒,齒縫及葉背上有粗大的腺點,上面深綠色,有光澤,下面淺綠色,側(cè)脈10-14對,未達葉緣連結(jié)成網(wǎng),脈網(wǎng)甚密,向兩面微凸起。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,雌雄異株;花軸及花梗幾無毛,有時著生短小而下彎的皮刺。果梗渾圓,長5-8mm,心皮常為4數(shù)。蓇葖果未成熟時近圓球形,直徑4-5mm,成熟時果瓣較大,徑6-7mm,果皮棕褐色,果皮上的油點干后因凹陷而呈窩穴狀,灰黑至褐黑色。種子圓球形,黑色,有光澤。果期9-10月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水消腫。主水腫;腹水;小便不利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6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ō Luó Gēn Yè來源藥材基源:為鳳梨科植物鳳梨的根或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anas comosus(L.)Merr.[Bromeliaco-mosa L.;A.sativus Schult.et Schult.f]采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ō Luó Pí別名波羅、番婁子、露兜子、地菠蘿、草菠蘿出處本品始載于《植物名實圖考》,以露兜子為名。云:“露兜子產(chǎn)廣東,一名波羅,生山野間,實如蘿卜,上生葉一簇,尖長深齒,味、色、香具佳……又名番婁子,形如蘭,葉密長大,抽莖結(jié)子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萆薢拼音注音Bì Xiè別名百枝(《吳普本草》),竹木(《雷公炮炙論》),赤節(jié)(《別錄》),白菝葜(《日華子本草》),粉萆薢(《本草從新》),金剛、硬飯團(《植物名實圖考長編》),山田薯、土薯蕷(《泉州本草》),麻甲頭(《廣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萹蓄拼音注音Biǎn Xù別名扁蓄、大萹蓄、鳥蓼、扁竹、竹節(jié)草、豬牙草、道生草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. 的干燥地上部分。夏季葉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ì Má別名紅蓖麻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.的種子(見“蓖麻子”)、根及葉入藥。夏秋采根及葉,分別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葉:甘、辛,平。有小毒。根:淡、微辛,平。功能主治葉:消腫拔毒,止癢。治瘡瘍腫毒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