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圓柏果

    拼音注音Yuán Bǎi Guǒ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柏科植物叉子圓柏的球果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abina vulgaris Ant.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末采球果,曬干,備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100-2800(-3300)m的多石山坡或針葉樹、闊葉樹林中,也生于沙丘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西北及內(nèi)蒙古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匍匐灌木,高不及1m,稀為直立灌木或小喬木。枝密集,枝皮灰褐色,裂成薄片;一年生枝的分枝圓柱形,徑約1mm。葉二型:幼樹上常為刺葉,長3-7mm,上面凹,下面拱圓,中部有長橢圓形或條狀腺體;壯齡樹上多為鱗葉,背面中部有橢圓形或長圓形;雌球花曲垂,或初期直立,隨后俯垂。球果生于向下彎曲的小枝頂端,倒三角狀球形或叉球形,長5-8mm,徑5-9mm,熟時褐色、紫藍(lán)色或黑色,稍有白粉。種子1-4(-5),多為2-3,微扁,長4-5mm,先端鈍或微尖,有縱脊和樹脂槽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,干燥成熟球果多為三角形球狀,直徑5-9mm;褐色至紫藍(lán)色或黑色,少具白僂;種子1-4枚,常為卵圓形,微扁,長4-5mm,頂端鈍或微尖,有縱脊與樹脂槽。氣微,味微澀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苦;辛;性微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(fēng)清熱;利小便。主頭痛;眼目迎風(fēng)流淚;視物不清;小便不利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9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別名魚眼木、鵲飯樹來源大戟科白飯樹屬植物白飯樹Fluggea virosa (Roxb. ex Willd.)Baill.[F. microcarpa Bl.],以全株入藥。隨用隨采,多鮮用。性味苦、微澀,涼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Yè出處《生草藥性備要》來源為大戟科植物白飯樹的枝葉。生境分布生于溪旁、路邊、灌木叢中。分布廣西、湖南,貴州,廣東、臺灣等地。原形態(tài)白飯樹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又名:金柑藤,魚骨菜,白魚眼、魚眼木、白火炭、白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飯樹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別名薏米蘊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魚眼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。出處《南寧市藥物志》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的根,隨時可采,洗凈,切片,曬干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飯樹葉“條。化學(xué)成分樹皮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別名云藊豆、四季豆、龍爪豆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唐豇、隱元豆(《植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,云豆、六月鮮、龍骨豆、二生豆、三生豆、唐豆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·豆科》),白豆、粉豆(《陸川本草》)。出處《陸川本草》來源為豆科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首烏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別名山東何首烏、泰山何首烏來源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戟葉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.,以塊根入藥。4~5月或10~11月菜塊根,曬干。性味苦、甘、澀,微溫。功能主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