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野席草根

    拼音注音Yě Xí Cǎo Gēn出處

    《綱目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燈心草科植物擬燈心草根莖。夏、秋采收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物形態(tài)詳"龍須草"條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利濕熱。治尿路感染,小便不利,心煩失眠,鼻衄,目赤,齒痛,婦女血崩。

    ①《百草鏡》:"利濕熱,治癃淋,精濁,崩中,濕痹,鼻衄,痄腮,疣痛,口咽諸毒火癥,鶴膝風,明目。"

    ②《草藥鑒》:"止血崩,風氣疼痛,鶴膝風,夢遺,酒煎服。湯煎洗,出汗。"

    ③《綱目拾遺》:"治瘰疬痰核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。

    復方

    ①治尿路感染:野席草根叢、車前草各一兩,土茯苓三錢;或野席草根叢二兩,馬鞭草五錢,水煎服。

    ②治失眠、神經(jīng)衰弱:野席草根叢二兩,麥冬五錢。水煎沖白糖服。

    ③治急性氣管炎:野席草根叢、合歡皮各五錢。水煎服,每三天服一次。

    ④治赤眼腫痛:野席草根叢、谷精草各一兩,水煎服。(①方以下出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⑤治鼻中不時出血:野席草根煎服。(《醫(yī)方一盤珠》)

    ⑥治齒牙疼痛,動搖欲落者:野席草根,煎湯代茶服。(《仁惠方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Pí出處李承祜《藥用植物學》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白蠟樹的樹皮。春、秋采收,剝?nèi)淦?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、山谷、山溝、林下。分布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,四川、貴州、廣東、云南等地。原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Là Huā出處貴州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白蠟樹的花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蠟樹皮“條。功能主治止咳,定喘。治咳嗽,哮喘。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2~5錢。復方治哮喘咳嗽:白蠟花二錢,枇杷花三錢。米湯泡冰糖煎服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蝶花拼音注音Bái Dié Huā別名和氣草、兔耳草、龍頭蘭來源蘭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(L.)Rafin.,以根入藥。生境分布江西、四川、貴州、廣西、廣東、云南。性味甘,微溫。功能主治補腎壯陽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螺螄殼拼音注音Bái Luó Sī Ké別名白螺殼(《肘后方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(huán)棱螺或其同屬動物的陳舊螺殼。于破敗的墻壁內(nèi)及螺殼堆積處,收集年久色白者,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產(chǎn)浙江、江蘇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動物形態(tài)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補藥拼音注音Bái Bǔ Yào出處《貴州草藥》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花莖狀丹參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陰濕巖上。分布貴州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花莖狀丹參,又名:地梗鼠尾。多年生草本?;~6~10枚,葉片長卵形,長3.5~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