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醉針茅根

    拼音注音Zuì Zhēn Máo Gēn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醉馬草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chnatherum inebrians(Hance)Keng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季采挖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常生長于海拔1700-4000m的高山草原、山坡、田邊、路旁和河灘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內(nèi)蒙古、寧夏、甘肅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醉馬草 多年生草本。須根柔韌。稈直立,少數(shù)叢生,平滑,高60-100cm,徑2.5-3.5mm,通常具3-4節(jié),節(jié)上具貼生微毛,基部具鱗芽。葉鞘稍粗糙,上部者短于節(jié)間,葉鞘口具微毛;葉舌厚膜質(zhì),長約lmm,先端平截或具裂齒;葉片質(zhì)地較硬,直立,邊緣常卷折,上面及邊緣較粗糙,莖生者長8-15cm,基生者長達(dá)30cm,寬2-10mm。圓錐花序緊密成穗伏,長10-25cm,寬1-2.5cm,小穗長5-6mm,灰綠色或基部帶紫色,成熟后變褐銅色,穎膜質(zhì),幾等長,先端尖常破裂,微粗糙。具3脈;外稃長約4mm,背部密被柔毛,先端具2齒,有3脈,脈于先端部分匯合而延伸成芒,芒長10-13mm,一回膝曲,芒柱稍丑轉(zhuǎn),被微短毛,基盤鈍,具短毛,長約0.5mm;內(nèi)稃具2脈,脈間被柔毛;花藥長約2mm,先端具毫毛。穎果圓柱形,長約3mm?;ā⒐?-9月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解毒消腫。主瘡瘍腫毒;腮腺炎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外用:適量,搗敷或研末調(diào)涂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飯樹根拼音注音Bái Fàn Shù Gēn別名薏米蘊(yùn)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魚眼報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。出處《南寧市藥物志》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的根,隨時可采,洗凈,切片,曬干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飯樹葉“條。化學(xué)成分樹皮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àn Dòu別名云藊豆、四季豆、龍爪豆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,唐豇、隱元豆(《植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,云豆、六月鮮、龍骨豆、二生豆、三生豆、唐豆(《中國主要植物圖說·豆科》),白豆、粉豆(《陸川本草》)。出處《陸川本草》來源為豆科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首烏拼音注音Bái Shǒu Wū別名山東何首烏、泰山何首烏來源為蘿藦科牛皮消屬植物戟葉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cne.,以塊根入藥。4~5月或10~11月菜塊根,曬干。性味苦、甘、澀,微溫。功能主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馬陰莖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別名白馬莖(《本經(jīng)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雄性外生殖器。原形態(tài)動物形態(tài)詳“馬肉“條。炮制《雷公炮炙論》:“(白馬莖),臨用時以銅刀劈破作七片,將生羊血拌蒸半日,出曬干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馬骨拼音注音Bái Mǎ Gǔ別名六月雪、路邊金(《寧鄉(xiāng)縣志》),滿天星((陽春縣志》),路邊雞(《草木便方》),六月冷、曲節(jié)草(《嶺南采藥錄》),路邊荊、魚骨刺、光骨刺、過路黃荊(《中醫(yī)藥實驗研究》),硬骨柴(《江西民間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