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安胎神應(yīng)丸

    別名

    加味神應(yīng)丸

    處方

    補(bǔ)骨脂(鹽水炒)2兩,肉果(面裹,煨)7錢,山茱萸3兩(去核),扁豆(炒,去殼)2兩,大熟地(砂仁酒煮)4兩,當(dāng)歸(酒洗)3兩,白術(shù)(土炒)4兩,木香5錢,山藥(炒)3兩,杜仲(鹽水炒)3兩,生姜4兩(切片),大棗80枚(去皮核,同姜片煮1晝夜,去姜),神曲(炒)4兩。

    制法

    神曲磨篩極細(xì),同蜜煉,入前藥,并棗肉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益火之源,以消陰翳,大補(bǔ)脾胃。主妊娠五更泄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70丸,白天2次,夜間1次,米飲或酒送下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是方骨脂、肉果補(bǔ)命門之火為君;歸、地、甘苦溫以養(yǎng)血,術(shù)、藥苦溫平澀以健脾為臣;茱、仲酸鹽以固腎,木香辛溫以運(yùn)氣,扁豆甘淡以利水,姜、棗一辛一甘以和榮衛(wèi)佐戊已以成功;神曲糊丸消谷運(yùn)脾以為使。則火旺而上強(qiáng),飲食進(jìn)而血長胎安而泄止矣。

    摘錄《陳素庵婦科補(bǔ)解》卷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庵閭子15克 白薇15克 桂心7.5克 防葵15克 桃仁15克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牛膝30克(去苗)當(dāng)歸15克(銼,微炒)熟干地黃7.5克 芎藭15克 鬼箭羽7.5克 干姜15克(炮裂,銼)鱉甲30克(涂醋,炙令黃,去裙襕......
  • 處方庵閭子(微炒)熟干地黃(焙)蒲黃(微炒)當(dāng)歸(切,焙)各60克制法上四味,粗搗篩。功能主治婦人突然漏下,先多后少,日久不斷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150毫升,煎至100毫升,去滓,日午、臨臥空腹時韞服。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一五二......
  • 《外臺》卷二引《范汪方》:懊憹散處方雚蘆10分,干漆2分,萹蓄2分。制法上藥各為細(xì)末,和勻。功能主治傷寒心中懊憹,下利,谷道中爛傷。熱患有蛔蟲懊憹。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,食前粥飲下,日2次。各家論述《千金方衍義》:雚蘆走氣分,更益以干漆破血,......
  • 別名挨痞丸處方代赭石(火煅,醋淬至碎,研10分細(xì))3錢,青皮(去白)3錢,木香3錢,蓬術(shù)3錢,五靈脂3錢,北大黃3錢,巴豆(壓去油盡)1錢。制法上為1末,醋面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乳癖谷癥,腹中塊病。用法用量挨痞丸(《保嬰撮要》卷五)。......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十:挨積丸處方京三棱(炮)90克 丁香皮(不見火)90克 丁香(不見火)青皮(去白)各30克 干姜(炮)巴豆(去皮、膜、油,研)各7.5克制法上藥為細(xì)末,入巴豆拌勻,面、醋和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主治溫中消積。小兒脾胃不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