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保壽丸

    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九:保壽丸處方

    牛黃(研)半兩,丹砂(研)半兩,雄黃(研)半兩,犀角(鎊屑)半兩,天麻半兩,蟬殼(去土)半兩,干姜(炮)半兩,白僵蠶(炒)半兩,半夏(湯洗10遍,焙)半兩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半兩,天南星(炮)半兩,白附子(炮)半兩,當(dāng)歸(切,焙)半兩,麝香(研)半兩,膩粉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用槐膠3兩,以長流水浸3日,取搗令爛,入藥末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(fēng)痱身體不痛,四肢不收,神智不亂,時能言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常服1丸,茶酒嚼下;小有風(fēng)疾,用槐、柳、桃枝、蔥白各10莖銼細(xì),同鹽漿水濃煎送下2丸,浴后更服2丸,蓋衣被汗出,立愈;產(chǎn)后中風(fēng),或中急風(fēng),豆淋酒及梨汁、薄荷汁化下5丸,立效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九《圣惠》卷七:保壽丸處方

    麋茸2兩(去毛,酒洗,炙微黃),鐘乳粉2兩,補(bǔ)骨脂1兩(微炒),天雄2兩(炮裂,去皮臍),硇砂2兩(研細(xì)),膃肭臍1兩(酒洗,炙),菟絲子2兩(酒浸3宿,曬干,別杵為末),陽起石1兩(酒煮半日,研細(xì),水飛過),肉蓯蓉1兩(酒浸,去皴皮,炙干),青鹽1兩,巴戟1兩,白馬莖2兩(涂酥,炙令微黃),雄雀兒30枚(去毛足腸肚,研如泥,以酒5升煎如膏),硫黃1兩(研細(xì),水飛過),桂心1兩,雄雞肝3具(切,焙干),黃戌莖并腎1對(切,焙干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入雀肉膏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腎臟虛損,陽氣全乏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日30丸,空心及晚食前溫酒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八二:保壽丸處方

    杏仁(去皮尖)4兩,蘿卜子4兩,麥糵4兩,神曲4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用大蒜搗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酒化食。主一切氣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-40丸,熱水任下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八二
更多中藥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