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甘草(炒)、天麻(去蘆)、朱砂(研飛)、天南星(牛膽制),各五兩;牛黃(研)一分,膩粉(研)、雄黃(飛),各一兩一分;天漿子(微炒)三百五十個(gè),銀箔七十片(為衣)。
上為細(xì)末,入研藥勻,煉蜜為圓,如豌豆大,以銀箔為衣。
治小兒驚風(fēng)壯熱,精神昏憒,嘔吐痰涎,驚悸恍惚,或發(fā)瘛,目睛上視。
每服,一歲兒服一圓,薄荷湯化下。疾證末退,可再服之,更量?jī)捍笮〖訙p,奶食后服。
白花藕粉、白茯苓、白扁豆(炒)、蓮肉(去皮心)、川貝、山藥(焙)、白蜜等分,人乳(另入)。
上為細(xì)末。
大補(bǔ)虛損。主男婦虛勞。
遇食,用1兩,沖滾水服。
甘草(炒)5兩,天麻(去蘆)5兩,朱砂(研飛)5兩,天南星(牛膽制)5兩,牛黃(研)1分,膩粉(研)1兩1分,雄黃(飛)1兩1分,天漿子(微炒)350個(gè),銀箔70片(為衣)。
上為細(xì)末,入研藥勻;煉蜜為丸,如豌豆大,以銀箔為衣。
小兒驚風(fēng)壯熱,精神昏憒,嘔吐痰涎,驚悸恍惚,或發(fā)瘛疭,目睛上視。
1歲兒每服1丸,薄荷湯化下,奶食后服。疾證未退,可再服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甘草(炒)、天麻(去蘆)、朱砂(研飛)、天南星(牛膽制),各五兩;牛黃(研)一分,膩粉(研)、雄黃(飛),各一兩一分;天漿子(微炒)三百五十個(gè),銀箔七十片(為衣)。
炮制上為細(xì)末,入研藥勻,煉蜜為圓,如豌豆大,以銀箔為衣。
功能主治治小兒驚風(fēng)壯熱,精神昏憒,嘔吐痰涎,驚悸恍惚,或發(fā)瘛,目睛上視。
用法用量每服,一歲兒服一圓,薄荷湯化下。疾證末退,可再服之,更量?jī)捍笮〖訙p,奶食后服。
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一:八珍丹處方白花藕粉、白茯苓、白扁豆(炒)、蓮肉(去皮心)、川貝、山藥(焙)、白蜜等分,人乳(另入)。
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
功能主治大補(bǔ)虛損。主男婦虛勞。
用法用量遇食,用1兩,沖滾水服。
摘錄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一《局方》卷十:八珍丹處方甘草(炒)5兩,天麻(去蘆)5兩,朱砂(研飛)5兩,天南星(牛膽制)5兩,牛黃(研)1分,膩粉(研)1兩1分,雄黃(飛)1兩1分,天漿子(微炒)350個(gè),銀箔70片(為衣)。
制法上為細(xì)末,入研藥勻;煉蜜為丸,如豌豆大,以銀箔為衣。
功能主治小兒驚風(fēng)壯熱,精神昏憒,嘔吐痰涎,驚悸恍惚,或發(fā)瘛疭,目睛上視。
用法用量1歲兒每服1丸,薄荷湯化下,奶食后服。疾證未退,可再服之。
摘錄《局方》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