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白術(shù)、干姜、茯苓、細辛、桂心、干葛、甘草(炙)、陳皮、烏梅、豆豉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伏暑中風濕,煩渴引飲,心腹疼躁悶,口干面垢,灑灑惡寒,淅淅惡風,微汗,饑不能食。
每服2錢,白湯點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白術(shù)、干姜、茯苓、細辛、桂心、干葛、甘草(炙)、陳皮、烏梅、豆豉各等分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伏暑中風濕,煩渴引飲,心腹疼躁悶,口干面垢,灑灑惡寒,淅淅惡風,微汗,饑不能食。
用法用量每服2錢,白湯點下。
摘錄《三因》卷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