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白芍藥散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九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30克 牡蠣30克(燒為粉)熟干地黃30克 桂心30克 干姜30克(炮裂,銼)鹿角膠30克(搗碎,炒令黃燥)烏賊魚骨30克 黃耆30克(銼)龍骨3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搗.細(xì)羅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崩中,下血不止,淋瀝不絕,黃瘦虛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于空腹時(shí)以溫酒調(diào)下3克。

    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九《雞峰》卷十二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半兩,白茯苓半兩,當(dāng)歸半兩,白術(shù)半兩,陳皮半兩,香附子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癃疾久不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水1盞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前溫下。

    摘錄《雞峰》卷十二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八九引《肘后方》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犀角末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咯血,衄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新汲水下。以血止為度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一八九引《肘后方》《圣惠》卷二十七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當(dāng)歸1兩(銼,微炒)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黃芩1兩,白術(shù)1兩,阿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生干地黃4兩,甘草1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損勞極,面色枯悴,或時(shí)唾血、吐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以糯米粥飲調(diào)下,不拘時(shí)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二十七《圣惠》卷十四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桂心1兩,白術(shù)1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白茯苓1兩,五加皮1兩,干姜3分(炮裂,銼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寒虛損,小腹拘急,腰背強(qiáng)疼。夜夢(mèng)失精,四肢羸瘦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加生姜半分,大棗3個(gè),煎至6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十四《圣惠》卷七十三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牡蠣1兩(燒為粉),熟干地黃1兩半,白芷3分,干姜3分(炮裂,銼),桂心1兩,烏賊魚骨1兩(炙黃),黃耆3分(銼),五色龍骨1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漏下五色不止,淋瀝連年,黃瘦萎悴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三方出《圣惠》卷七十三,名見《衛(wèi)生寶鑒》卷十八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2兩,干姜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(xì),炒令黃色,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帶下赤白,年月深久不愈,腹臍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食前以粥飲下。

    摘錄方出《圣惠》卷七十三,名見《衛(wèi)生寶鑒》卷十八《圣惠》卷七十九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牡蠣1兩(燒為粉),熟干地黃1兩,桂心1兩,干姜1兩(炮裂,銼),鹿角膠1兩(搗碎,炒令黃燥),烏賊魚骨1兩,黃耆1兩(銼),龍骨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崩中,下血不止,淋瀝不絕,黃瘦虛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食前以溫酒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九《圣惠》卷七十三:白芍藥散處方

    白芍藥1兩,牡蠣粉1兩,熟干地黃1兩,白術(shù)2兩,麒麟竭3兩,柏子仁2分,烏賊魚骨1兩(炙黃),桂心1兩,附子1兩(炮裂,去皮臍),黃耆1兩(銼),龍骨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崩中下血不斷,淋瀝連年不絕,黃瘦,虛勞盜汗,便濁走失,血少筋痿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食前以溫酒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:半硫丸別名半桃丸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二)。處方半夏(湯浸七次,焙干,為細(xì)末)硫黃(明凈好者,研令極細(xì),用柳木槌子殺過)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?zāi)嚭蛣颍刖蕛?nèi)杵數(shù)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除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(湯浸七次.焙干.為細(xì)末)、硫黃(明凈好者.研令極細(xì).用柳木槌子殺過),上等分。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?zāi)嚭蛣?,入臼?nèi)杵數(shù)百下,圓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除積冷,暖元臟,溫脾胃,進(jìn)飲食。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氣,及年高風(fēng)秘、冷秘或泄瀉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、紫蘇葉各等分。制法上為末,加蛤粉、神曲、蜘殼灰各等分,為末,以桃仁泥5錢,瓜蔞瓤1枚為丸。功能主治夏月無汗成久嗽病。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蘇散,與劑型不符,據(jù)《醫(yī)部全錄》改。摘錄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......
  • 處方神曲 半夏 豬苓各等分制法上藥研末,曲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燥濕利水。主濕熱下注,小便白濁。用法用量每服10~15克,溫開水送下。摘錄《醫(yī)學(xué)正傳》卷六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 白茯苓 熟蒼術(shù) 厚樸 廣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濕,化痰消飲。主治濕氣傷脾,痰飲內(nèi)停,嘔吐清水,胸脘飽悶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癥因脈治》卷二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