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細辛7.5克 桃仁23克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前胡23克(去蘆頭)當歸23克(銼,微炒)附子23克(炮裂,去皮、臍)陳橘皮23克(湯浸,去白、瓤,焙)人參23克(去蘆頭)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 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 吳茱萸15克(湯浸七遍,焙干)桂心23克
上為散。
主肝臟虛寒,胸膈氣滯,四肢厥逆,兩脅疼痛。
每服9克,以水250毫升,入生姜4克,大棗3枚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,不計時候,溫服。
青葙子、人參、茯苓、熟地黃、五味子、菟絲子、茺蔚子、車前子、澤瀉、細辛、防風。
上為粗末。
肝虛積熱,而成內障。
每服1兩,水煎服。
細辛湯
細辛1分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前胡3分(去蘆頭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陳橘皮3分(湯浸去白瓤,焙),人參3分(去蘆頭),柏子仁半分,芎3分,木香3分,白茯苓3分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干微焙),桂心3分。
肝臟虛寒,胸膈氣滯,四肢厥逆,兩脅疼痛。
細辛湯(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五)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細辛7.5克 桃仁23克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,麩炒微黃)前胡23克(去蘆頭)當歸23克(銼,微炒)附子23克(炮裂,去皮、臍)陳橘皮23克(湯浸,去白、瓤,焙)人參23克(去蘆頭)柏子仁4克 芎藭23克 木香23克 白茯苓23克 吳茱萸15克(湯浸七遍,焙干)桂心23克
制法上為散。
功能主治主肝臟虛寒,胸膈氣滯,四肢厥逆,兩脅疼痛。
用法用量每服9克,以水250毫升,入生姜4克,大棗3枚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,不計時候,溫服。
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《眼科菁華》卷下:補肝細辛散處方青葙子、人參、茯苓、熟地黃、五味子、菟絲子、茺蔚子、車前子、澤瀉、細辛、防風。
制法上為粗末。
功能主治肝虛積熱,而成內障。
用法用量每服1兩,水煎服。
摘錄《眼科菁華》卷下《圣惠》卷三:補肝細辛散別名細辛湯
處方細辛1分,桃仁3分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前胡3分(去蘆頭),當歸3分(銼,微炒),附子3分(炮裂,去皮臍),陳橘皮3分(湯浸去白瓤,焙),人參3分(去蘆頭),柏子仁半分,芎3分,木香3分,白茯苓3分,吳茱萸半兩(湯浸7遍,焙干微焙),桂心3分。
制法上為散。
功能主治肝臟虛寒,胸膈氣滯,四肢厥逆,兩脅疼痛。
用法用量細辛湯(《圣濟總錄》卷五十五)。
摘錄《圣惠》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