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參蘇飲子

    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五:參蘇飲子處方

    人參(去蘆)白術(shù) 白茯苓(去皮)甘草(炙)紫蘇葉 干木瓜 香薷葉 厚樸(去皮,姜制)半夏曲 白扁豆(炒)陳橘紅各等分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銼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小兒伏熱吐瀉,虛煩悶亂,引飲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6克,用水150毫升,煎至100毫升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五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:參蘇飲子處方

    人參(去蘆頭)、白術(shù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甘草(炙)、紫蘇葉、干木瓜、香薷葉、厚樸(生姜汁制,炒香)、半夏曲(炙)、白扁豆(微炒)、陳橘皮(去白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伏熱吐瀉,虛煩悶亂,引飲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八
更多中藥材
  • 組成陳阿膠(烊沖)二錢(6克)、生白芍三錢(9克)、杵石決明五錢(15克)、雙鉤藤二錢(6克)、大生地黃四錢(12克)、清炙草六分(2克)、杵生牡蠣四錢(12克)、絡(luò)石藤三錢(9克)、茯神木四錢(12克)、雞子黃(先煎代水)兩枚(2個)。用......
  • 處方白姜(鹽、酒或米醋炒)8錢,香附子(童便浸,炒)1兩,玄胡索(炒)8錢,真阿膠(炒成珠)1兩,艾葉1兩(制成炙艾,用糯米糊作餅,瓦上炕干,勿令焦,研為細(xì)末)。制法上為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血崩,老婦尤效。用法用量每服30丸,......
  • 處方五苓散加阿膠1錢,川芎1錢,炙草1錢,當(dāng)歸3錢,艾葉3錢,白芍4分,熟地4分。功能主治尿血,其人素好色,屬虛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嵩崖尊生》卷八......
  • 處方滴花燒酒1盞,潮腦7錢,阿片煙膏。功能主治跌撲內(nèi)損,風(fēng)濕走注,支節(jié)酸疼,閃腰挫氣諸般形體之癥。用法用量和勻,重湯頓熱,以棉紗線蘸透,乘熱摩搨患處。摘錄《飼鶴亭集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羊肉1腳子(卸成事件),草果5個,良姜2錢。功能主治補(bǔ)中益氣。主用法用量上藥同熬成湯,濾凈,下羊肝醬同取清汁,入胡椒5錢。另羊肉切片,羊尾子1個,羊舌1個,羊腰子1付,各切甲葉,蘑菇2兩,白菜一同下清汁、鹽、醋調(diào)和。摘錄《飲膳正要》卷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