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參香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、山藥、黃蓍(制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石蓮肉(去心)、白術(shù)(煨),各一兩;烏藥、縮砂仁、橘紅、干姜(炮),各半兩;丁香、南木香、檀香,各一分;沉香二錢,甘草(炙)三分。上為散。[一法有炮附子半兩]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心氣不寧,諸虛百損,肢體沉重,情思不樂,夜多異夢,盜汗失精,恐怖煩悸,喜怒無時、口干咽燥,渴欲飲水,飲食減少,肌肉瘦瘁,漸成勞瘵。

    常服補(bǔ)精血,調(diào)心氣,進(jìn)飲食,安神守中,功效不可具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四錢,水一大盞,生姜三片,棗一個,煎七分,去滓空心服。

    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袖珍方》卷三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 官桂 甘草各9克 半夏 桔梗 枳實 陳皮 桑白皮 青皮 麥門冬 大腹皮各15克 紫蘇子 香附子 茯苓各18克 木香12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哎咀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脾虛作脹,痞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4克,水400毫升,加生姜3克、棗子5枚,燈心20莖,煎至200毫升,去滓,空腹時服。

    摘錄《袖珍方》卷三《三因》卷十三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1兩,黃耆1兩,白茯苓1兩,白術(shù)1兩,山藥1兩,蓮肉(去心)1兩,縮砂仁半兩,烏藥半兩,橘紅半兩,干姜(炮)半兩,甘草(炙)3分,南木香1分,丁香1分,檀香1分,沉香2錢(一方有炮熟附子半兩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常服補(bǔ)精血,調(diào)心氣,進(jìn)飲食,安神守中。主心氣不寧,諸虛百損,肢體沉重,情思不樂,夜多異夢,盜汗失精,恐怖煩悸,喜怒無時,口干咽燥,渴欲飲水,飲食減少,肌肉瘦瘁,漸成勞瘵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水1大盞,加生姜3片,大棗1個,煎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    摘錄《三因》卷十三《袖珍》卷三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3錢,官桂3錢,甘草3錢,半夏5錢,桔梗5錢,枳實5錢,陳皮5錢,桑白皮5錢,青皮5錢,麥門冬5錢,大腹皮5錢,紫蘇子6錢,香附子6錢,茯苓6錢,木香4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氣,脾虛作脹、痞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每服8錢,水2盞,加生姜、大棗、燈心20莖,煎至1盞,去滓,食前服。

    十分疼,加檳榔、蓬術(shù)。

    摘錄《袖珍》卷三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四十五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、丁香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胃氣虛弱,嘔吐不下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空心熱米飲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四十五《袖珍小兒》卷六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、白術(shù)、香薷、半夏(泡)、陳皮、茯苓、扁豆(炒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伏熱吐瀉,虛煩悶亂,飲引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1盞,加生姜3片,煎服。

    摘錄《袖珍小兒》卷六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五:參香散處方

    人參3分,木香3分,蓽茇3分,半夏(湯洗7遍,炒)3分,芍藥(炒)3分,大腹(銼)3分,高良姜半兩,丁香半兩,桂(去粗皮)半兩,芎半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心疼不食,兩脅刺痛,壅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炒生姜湯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五十五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:參香散別名

    二香散

    處方

    罌粟殼(蜜炙)4兩,木香2兩,人參(去蘆頭)1兩,乳香半兩(別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前3味為細(xì)末,次入乳香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腹痛下痢,日夜頻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二香散(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)○七)。

    摘錄《楊氏家藏方》卷七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蒼術(shù)4斤(米泔水浸軟,竹刀子刮去皮,切作片子;1斤用椒3兩,去白炒黃,去椒;1斤用鹽3兩炒黃,去鹽;1斤用好醋1升,煮泣盡;1斤用好酒1升,煮泣盡),何首烏2斤(米泔水浸軟,竹刀子刮去皮,切作片子,用瓦甑蒸。先鋪黑豆3升,干棗2升,上放......
  • 處方當(dāng)歸1兩,牛膝1兩,蓯蓉(各酒浸,焙干)1兩,虎骨(酒炙黃)1兩,真川椒(去目,出汗)1兩,川萆薢(鹽水煮干)1兩,蒺藜(炒,搗去刺)1兩,川芎1兩,白附子(炮)3分,黃耆(蜜炙)3分,園白南星(炮)3分,何首烏3分,羌活3分,獨活3分......
  • 別名神仙九氣湯、九氣湯、神仙不老湯處方香附子(去盡黑皮,微炒)4兩,姜黃(湯浸1宿,洗凈,焙干稱)2兩,甘草1兩(炙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免嵐瘴之患。主九氣:膈氣、風(fēng)氣、寒氣、熱氣、憂氣、喜氣、驚氣、怒氣、山嵐瘴氣,積聚堅牢如杯,心腹刺......
  • 處方象牙末5錢,萬年冰(即糞窖年久磚,煅)5錢,青鹽3錢,輕粉3錢,密陀僧1錢。制法上為末,用飯搗丸錠子。功能主治痔漏。用法用量插入管內(nèi)。數(shù)日后,其管隨藥而出,不疼,自然生肌,不用收口藥。摘錄《惠直堂方》卷三......
  • 處方白葛花、天門冬、白茯苓、牡丹蕊、小豆花、縮砂仁、葛根、官桂、甘草、海鹽、木香、澤瀉、人參、陳皮、枸杞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令人不醉。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,細(xì)嚼,熱酒送下。摘錄《濟(jì)陽綱目》卷十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