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恒山3分,烏梅肉半兩(生用),甘草半兩(生用)。
上銼細(xì)。
痰實(shí)瘧,發(fā)歇不止。
以酒1大盞,浸1宿,早晨去滓,暖令溫,頓服。良久,以箸入喉中引之,吐出惡物立愈。
常山1兩(切),獨(dú)頭蒜1顆(去根莖,橫切),糯米100粒,烏豆100粒,清酒1升。
瘧疾。
病未發(fā)前1日,以酒浸上藥于碗中,以白紙1張覆之,碗上橫1刀,欲發(fā)時(shí)3分飲1分,如未吐更服1分。得吐則愈。
忌生菜、生蔥。
常山3兩,鱉甲2兩(炙),鯪鯉甲1兩(炙),烏賊魚骨1兩(炙),烏梅肉7枚,桃仁49枚(去皮尖,別搗如泥),竹葉(切)1升,豉3合(熬令香),蔥白(切)1升。
上細(xì)切。
瘧久難愈者。
合以酒3升漬,經(jīng)再宿,空腹早朝溫服1合,良久取吐;如不吐,至齋午以來(lái)服之。4服如不愈,隔日更依前服必愈。
愈后10日內(nèi),不得吃冷水、粘滑、人莧、生菜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恒山3分,烏梅肉半兩(生用),甘草半兩(生用)。
制法上銼細(xì)。
功能主治痰實(shí)瘧,發(fā)歇不止。
用法用量以酒1大盞,浸1宿,早晨去滓,暖令溫,頓服。良久,以箸入喉中引之,吐出惡物立愈。
摘錄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二,名見(jiàn)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三十五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必效方》:常山酒處方常山1兩(切),獨(dú)頭蒜1顆(去根莖,橫切),糯米100粒,烏豆100粒,清酒1升。
功能主治瘧疾。
用法用量病未發(fā)前1日,以酒浸上藥于碗中,以白紙1張覆之,碗上橫1刀,欲發(fā)時(shí)3分飲1分,如未吐更服1分。得吐則愈。
注意忌生菜、生蔥。
摘錄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必效方》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近效方》:常山酒處方常山3兩,鱉甲2兩(炙),鯪鯉甲1兩(炙),烏賊魚骨1兩(炙),烏梅肉7枚,桃仁49枚(去皮尖,別搗如泥),竹葉(切)1升,豉3合(熬令香),蔥白(切)1升。
制法上細(xì)切。
功能主治瘧久難愈者。
用法用量合以酒3升漬,經(jīng)再宿,空腹早朝溫服1合,良久取吐;如不吐,至齋午以來(lái)服之。4服如不愈,隔日更依前服必愈。
注意愈后10日內(nèi),不得吃冷水、粘滑、人莧、生菜。
摘錄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近效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