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常山酒

    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二,名見(jiàn)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三十五:常山酒處方

    恒山3分,烏梅肉半兩(生用),甘草半兩(生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(xì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痰實(shí)瘧,發(fā)歇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酒1大盞,浸1宿,早晨去滓,暖令溫,頓服。良久,以箸入喉中引之,吐出惡物立愈。

    摘錄方出《圣惠》卷五十二,名見(jiàn)《圣濟(jì)總錄》卷三十五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必效方》:常山酒處方

    常山1兩(切),獨(dú)頭蒜1顆(去根莖,橫切),糯米100粒,烏豆100粒,清酒1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瘧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病未發(fā)前1日,以酒浸上藥于碗中,以白紙1張覆之,碗上橫1刀,欲發(fā)時(shí)3分飲1分,如未吐更服1分。得吐則愈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生菜、生蔥。

    摘錄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必效方》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近效方》:常山酒處方

    常山3兩,鱉甲2兩(炙),鯪鯉甲1兩(炙),烏賊魚骨1兩(炙),烏梅肉7枚,桃仁49枚(去皮尖,別搗如泥),竹葉(切)1升,豉3合(熬令香),蔥白(切)1升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細(xì)切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瘧久難愈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合以酒3升漬,經(jīng)再宿,空腹早朝溫服1合,良久取吐;如不吐,至齋午以來(lái)服之。4服如不愈,隔日更依前服必愈。

    注意

    愈后10日內(nèi),不得吃冷水、粘滑、人莧、生菜。

    摘錄《外臺(tái)》卷五引《近效方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蛤蚧2對(duì)(涂酥炙),人參6分,蕓桔梗6分,知母6分,紫蘇6分,豬牙皂角(酥炙)6分,甜葶藶(炒)6分,鱉甲8分(酥炙),檳榔6分,白前6分,柴胡8分,漢防己6分,杏仁(炒,去皮尖)6分,羚羊角(炒)6分,郁李仁(炒,去皮)6分,紫菀6分......
  • 處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當(dāng)歸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荊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,活血祛風(fēng)。主治郁氣不宣,風(fēng)邪外襲,半邊頭痛,多在左邊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辨證錄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 白豆蔻 蒼術(shù) 干姜 藿香 陳皮 歸尾 川芎 人參 白術(shù) 甘草 豬苓 砂仁 蓮子功能主治溫中祛寒,健脾和胃。主治產(chǎn)后臟腑虛損,觸冒風(fēng)冷,陰陽(yáng)不和,飲食失調(diào),或冷或熱,致成上吐下瀉,肚腹疼痛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陳素庵婦科補(bǔ)解》卷......
  • 處方生半夏 生川貝各9克制法上藥研細(xì),姜汁調(diào)和,搗勻?yàn)橥?。功能主治截瘧。主治瘧疾。用法用量每?.09~0.15克,生熟湯送下。摘錄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......
  • 處方姜半夏3分,川貝3分,生姜3分,細(xì)芽茶3分。功能主治胎瘧,寒熱平均者。用法用量用陰陽(yáng)水2茶鐘,煎成1鐘服。摘錄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