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茺蔚散

    《圣惠》卷三十二:茺蔚散處方

    茺蔚子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羚羊角屑1兩,川大黃(銼碎,微炒)1兩,黃芩1兩,杏仁(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1兩,車前子1兩,赤茯苓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生風粟疼痛,時有淚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入川芒消半分,攪勻,食后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二《圣惠》卷三十二:茺蔚散處方

    茺蔚子1兩,防風1兩,羌活1兩,蔓荊子1兩,甘菊花1兩,玄參1兩,細辛1兩,車前子1兩,黃芩1兩,川大黃(銼碎,微炒)1兩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瞼風毒所攻,下垂覆蓋瞳仁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以水1中盞,煎至6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二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:茺蔚散處方

    茺蔚子2兩,防風2兩,黑參1兩,細辛1兩,大黃1兩,枳殼1兩,知母1兩,芒消1兩,芍藥1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冰瑕翳深外障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以水1盞,煎至5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

    摘錄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三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:茺蔚散處方

    益母草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馬咬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細切,和醋炒,封之。效。

    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三○六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七九引《新效方》:茺蔚散處方

    益母草(燒存性,為末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急慢疔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以小刀十字劃破疔根至痛處,令血出,次繞疔根開破,令血出,用刀盡捻去血,拭干,以稻草心蘸藥,捻入瘡孔中,遍敷到底,良久,當有紫血出,捻令血盡,拭干,再捻入藥,見紅血則止,1日夜捻藥2-5度,重者2日根爛出,輕者1日半日出,看瘡根盤脹起,即是根將出,以針挑之即出。雖根已出,仍敷藥生肌,易愈,或根消爛挑不出,亦自愈,勿憂之。內(nèi)服救生奪命丹,如無丹,則服《精要》忍冬酒,晝夜連并服2-3劑,急治之,不可緩也。若得證,便發(fā)寒熱,半身麻木,嘔吐不食,痛應心者,最急,3-5日便死,須急用小刀盡去疔根,見血是根盡,未見血,再去令盡。若已有疔3-4處,只去首先生者根,其余根不須去,但如前治之。若是陽證,形氣壯實者,以鋒針刺瘡四畔,多出血以泄毒氣,以針刺所屬經(jīng)絡而瀉之。

    注意

    忌風寒、房室、酒肉、魚腥、五辛、油膩、粘滑、生冷、狐臭、麝香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七九引《新效方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高良姜(生銼)。制法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霍亂嘔吐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,水1盞,大棗1枚(去核),煎至5分,去滓用水沉冷,頓服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八......
  • 處方冰片3分,黃柏5分,白礬7分,燈草1錢(燒存性)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少陰水虧,不能上濟君火,致陰火沸騰,咽喉生瘡,聲音不出。用法用量吹。摘錄《喉科種?!肪砦?.....
  • 處方硼砂(研)、黃柏(曬干)、薄荷葉各等分。制法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功能主治口瘡、舌瘡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津液噙化。瘡甚者,加腦子(研)。摘錄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八引《澹寮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冰片1錢,白藥煎8兩,玄明粉1兩,西砂仁1兩,薄荷1兩,生草粉1兩,白桔梗1兩,訶子肉2兩,月石2兩,柿霜2兩。制法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每重5分,陰干。功能主治心肝蘊熱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聲音不清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臨臥時噙化。摘錄......
  • 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九:冰梅丸處方大南星25個(鮮者,切片),大半夏50個(切片,鮮者最佳),皂角4兩(去弦凈數(shù)),白礬4兩,鹽4兩,桔梗2兩,防風4兩,樸消4兩。制法揀7分熟大梅子100個,先將消、鹽水浸1周時,然后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,方將梅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