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地骨散

    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:地骨散處方

    柴胡7分5厘,地骨皮7分5厘,桑白7分5厘,枳殼7分5厘,前胡7分5厘,黃耆7分5厘,茯苓5分,五加皮5分,人參5分,甘草5分,桂心5分,白芍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肺熱,熱在皮膚,日夕甚,喘咳灑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生姜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二《朱氏集驗(yàn)方》卷九:地骨散處方

    地骨皮、生地黃、黑參、甘草木通、黃芩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心經(jīng)受熱,眼赤或生翳膜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朱氏集驗(yàn)方》卷九《圣惠》卷七十四:地骨散處方

    地骨皮半兩,黃芩半兩,人參(去蘆頭)半兩,黃耆(銼)半兩,葳蕤半兩,麥門(mén)冬(去心)半兩,甘草(炙微赤,銼)半兩,赤芍藥半兩,柴胡1兩(去苗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煩躁,體熱疼痛,口干食少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(qián),以水1中盞,加生差半分,淡竹葉2-7片,煎至6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車(chē)前子、瞿麥、萹蓄、滑石、山梔子(炒黑)、甘草梢、木通、大黃、木香。功能主治濕熱下注,少腹急,小便不通者。各家論述《醫(yī)方考》:濕熱下注,令人少腹急,則小便有可行之勢(shì)矣。而卒不通者,熱秘之也。陶隱居曰:通可以去滯,瀉可以去秘,滑可以去著。......
  • 《瘡瘍經(jīng)驗(yàn)全書(shū)》卷一:八正順氣散別名八正順氣湯處方厚樸、砂仁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青皮、桔梗、芍藥、枳殼、木香、玄參、鼠粘子、山梔仁。功能主治因食煎煿油膩等物,及飲酒太過(guò)而行房事,毒氣不能流行,聚結(jié)于喉根,至患喉腫。用法用量八正順氣湯(《喉科......
  • 處方藜蘆2分(炙),大黃3分,朱砂5分,蜀椒4分,雄黃4分(研),巴豆4分(去皮,熬),桂心4分。制法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天行病3-4日,身熱目赤,四肢不舉;產(chǎn)乳后傷寒,舌黃白,狂言妄語(yǔ);溫病以后,飛尸遁尸,心腹痛隔,上下不......
  • 別名李子豫赤丸、八毒丸、殺鬼杖、斬鬼丹、殺鬼杖子處方雄黃(研)1兩,真珠(研)1兩,礜石(泥裹燒半日)1兩,牡丹皮1兩,巴豆(去皮心,熬)1兩,附子(炮)1兩,藜蘆(炙)1兩,蜈蚣1枚(炙,去足)。制法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五......
  • 處方京三棱(煨,銼)1兩,石三棱(煨,銼)1兩,雞爪三棱(煨,銼)1兩,木香1兩,檳榔(銼)1兩,肉豆蔻(去殼)半兩,巴豆(去皮心膜,煎黃出油盡)1分,硇砂(研)1分。制法上8味,搗羅6味為末,入巴豆霜、硇砂末拌勻,醋煮面糊為丸,如小豆大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