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大蒜丸

    《得效》卷九:大蒜丸處方

    大蒜不以多少(煨,剝?nèi)テ?,爛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同淡豆豉末搜丸,如梧桐子大,朱砂為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陰汗?jié)癜W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丸,大棗、燈心煎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得效》卷九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四九:大蒜丸處方

    川楝子(取肉,炒)2兩,破故紙(炒)2兩,黑牽牛(炒熟)2兩,玄胡索1兩半,青木香(南木香揀細(xì)青者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用大蒜10枚,每瓣內(nèi)夾巴豆1粒,火內(nèi)煨熱大蒜令香,去皮及巴豆,只用大蒜10頭擂細(xì),加前藥末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小腸氣,腎囊大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0-50丸,空心,食前用鹽酒送下。

    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四九《仙拈集》卷一:大蒜丸處方

    大蒜10個。

    制法

    搗如泥,入蛤粉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水腫浮脹垂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食前白湯送下。小便下數(shù)桶即愈。若氣不升降,即以大蒜每瓣切開,入茴香7粒,濕紙裹,煨爛嚼,白湯送下;如下不止,即以丁香照茴香煨服,每瓣用3粒。

    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一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十七:大蒜丸處方

    煨大蒜2枚,淡豆豉10枚。

    制法

    同搗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諸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香菜湯送下,1日2次;大蒜9蒸更佳,仍以冷齏水送下。

    摘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十七《圣惠》卷八十四:大蒜丸處方

    獨(dú)顆蒜1枚(去心),巴豆1枚(去皮心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取巴豆納蒜中,用濕紙裹煨令熟,搗如膏為丸,如麻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瘧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丸,以醋湯送下。以吐利為度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八十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象牙末5錢,萬年冰(即糞窖年久磚,煅)5錢,青鹽3錢,輕粉3錢,密陀僧1錢。制法上為末,用飯搗丸錠子。功能主治痔漏。用法用量插入管內(nèi)。數(shù)日后,其管隨藥而出,不疼,自然生肌,不用收口藥。摘錄《惠直堂方》卷三......
  • 處方白葛花、天門冬、白茯苓、牡丹蕊、小豆花、縮砂仁、葛根、官桂、甘草、海鹽、木香、澤瀉、人參、陳皮、枸杞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令人不醉。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,細(xì)嚼,熱酒送下。摘錄《濟(jì)陽綱目》卷十一......
  • 處方綠豆、小豆、葛根各等分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令人不醉。主用法用量當(dāng)未飲酒之前,用冷水調(diào)1匙或2匙服之。摘錄《濟(jì)陽綱目》卷十一......
  • 處方麻子2升,大豆1升。制法上熬令香,為末,煉蜜為丸。功能主治益氣。主用法用量日2服。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二一八......
  • 處方豬脂油4兩,白蠟2兩(溶化,離火加),白芷1錢,升麻1錢,豬牙皂1錢,丁香5分,麝香2分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入前油蠟內(nèi)和勻。功能主治滋潤肌膚。主冬月手背裂痛。用法用量先用蔥湯洗手凈,拭干,烘手熱,取前膏1塊于手心內(nèi)搓之,令手掌油潤,去藥,則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