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天麻(未)3克 白附子(末,生)4.5克 青黛(研)3克 蝎尾(去毒,生,末)烏梢蛇肉(酒浸,焙干,取末)各3克 朱砂(研)0.3克 天竺黃(研)3克
上藥共研細末,生蜜和成膏。
主小兒熱盛生風(fēng),欲為驚搐,口中氣熱者。
每服半皂子大至1皂子大,月中兒,粳米大;同牛黃膏、薄荷水溶化混勻服;五歲以上,同甘露散服之。
大青葉1錢,天麻1錢,白附子1錢半,蝎梢半錢(去毒),朱砂1字,青黛1錢,天竺黃1字,麝香1字,烏蛇肉(酒浸,焙)半錢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小兒急驚,筋脈抽搐,涎盛眠臥不安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大青丹”。
大黃1分,白附子1錢半,青黛1錢,天麻1錢,蝎尾半錢,朱砂1字,麝香1分,烏梢蛇(酒浸,焙)半錢,天竺黃半錢。
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風(fēng)癇。
3歲1丸,薄荷湯化下。
烏蛇(去頭尾,酒浸,炙),全蝎10枚(去頭足),蜈蚣5條(去頭足,炙),鐘乳粉(真者,煅,研極細末,水飛凈)5錢,青黛5錢,丁香5錢,木香5錢,川附子(制)5錢,白附子(面包,煨熟)1兩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小兒吐瀉后成慢驚,脾虛發(fā)搐,或斑疹后發(fā)搐者。
每服1丸,滾水送下,連進2服,立愈。甚者灸中脘50壯。
天麻1錢,青黛1錢,白附子(煨)5分,烏蛇(酒浸,取肉,焙)5分,蝎尾5分,天竺黃1字,麝香1字。
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豆大。
傷風(fēng)痰熱發(fā)搐。
每服半丸,薄荷湯化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天麻(未)3克 白附子(末,生)4.5克 青黛(研)3克 蝎尾(去毒,生,末)烏梢蛇肉(酒浸,焙干,取末)各3克 朱砂(研)0.3克 天竺黃(研)3克
制法上藥共研細末,生蜜和成膏。
功能主治主小兒熱盛生風(fēng),欲為驚搐,口中氣熱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半皂子大至1皂子大,月中兒,粳米大;同牛黃膏、薄荷水溶化混勻服;五歲以上,同甘露散服之。
摘錄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《得效》卷十一:大青膏處方大青葉1錢,天麻1錢,白附子1錢半,蝎梢半錢(去毒),朱砂1字,青黛1錢,天竺黃1字,麝香1字,烏蛇肉(酒浸,焙)半錢。
制法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功能主治小兒急驚,筋脈抽搐,涎盛眠臥不安。
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大青丹”。
摘錄《得效》卷十一《幼科類萃》卷十四:大青膏處方大黃1分,白附子1錢半,青黛1錢,天麻1錢,蝎尾半錢,朱砂1字,麝香1分,烏梢蛇(酒浸,焙)半錢,天竺黃半錢。
制法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雞頭子大。
功能主治風(fēng)癇。
用法用量3歲1丸,薄荷湯化下。
摘錄《幼科類萃》卷十四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:大青膏處方烏蛇(去頭尾,酒浸,炙),全蝎10枚(去頭足),蜈蚣5條(去頭足,炙),鐘乳粉(真者,煅,研極細末,水飛凈)5錢,青黛5錢,丁香5錢,木香5錢,川附子(制)5錢,白附子(面包,煨熟)1兩。
制法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功能主治小兒吐瀉后成慢驚,脾虛發(fā)搐,或斑疹后發(fā)搐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1丸,滾水送下,連進2服,立愈。甚者灸中脘50壯。
摘錄《扁鵲心書·神方》《保嬰撮要》卷一:大青膏處方天麻1錢,青黛1錢,白附子(煨)5分,烏蛇(酒浸,取肉,焙)5分,蝎尾5分,天竺黃1字,麝香1字。
制法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豆大。
功能主治傷風(fēng)痰熱發(fā)搐。
用法用量每服半丸,薄荷湯化下。
摘錄《保嬰撮要》卷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