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大豆5升(先煮3沸,淘去苦水,再煮),大黃1兩半,甘草(大粗者)4兩(打碎)。
用井水1桶,將前藥同煮3-5時(shí),如稠糨水,少候大豆軟,盛大盆中,放冷。
一切消渴,飲水不止者。
令病人食豆,渴食豆湯,不拘時(shí)候。臟腑自然清潤(rùn)。如渴尚不止,再服前藥,不3-5日自愈。
《醫(yī)方考》:此治中、上二焦消渴之方也。大黃能去胃中實(shí)熱,甘草能緩燥急之勢(shì),大豆能解諸家熱毒,而必冷服者,寒因寒用也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(mén)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大豆5升(先煮3沸,淘去苦水,再煮),大黃1兩半,甘草(大粗者)4兩(打碎)。
制法用井水1桶,將前藥同煮3-5時(shí),如稠糨水,少候大豆軟,盛大盆中,放冷。
功能主治一切消渴,飲水不止者。
用法用量令病人食豆,渴食豆湯,不拘時(shí)候。臟腑自然清潤(rùn)。如渴尚不止,再服前藥,不3-5日自愈。
各家論述《醫(yī)方考》:此治中、上二焦消渴之方也。大黃能去胃中實(shí)熱,甘草能緩燥急之勢(shì),大豆能解諸家熱毒,而必冷服者,寒因寒用也。
摘錄《宣明論》卷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