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川大黃45克(銼碎,微炒)梔子仁23克 枳殼15克(麩炒微黃,去瓤)黃芩30克 川樸消45克 甘草1 5克(炙微赤,銼)
上藥,都細(xì)銼和勻。
主時(shí)氣五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每服15克,用水35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不計(jì)時(shí)候溫服。
大黃飲
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知母3分,石膏1兩(搗碎),梔子仁半兩,前胡1分(去蘆頭),黃芩1兩,赤茯苓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上銼細(xì),拌令勻。
妊娠熱病6-7日,熱入腹,大小便秘澀,煩熱。
大黃飲(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四)。
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梔子仁1兩,川升麻1兩,枳實(shí)1兩(麩炒微黃),黃芩1兩,生地黃2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上銼細(xì),和勻。
身有大熱,熱毒流于四肢,骨節(jié)急痛不可忍,腹中煩滿,大便澀難。
《醫(yī)統(tǒng)》有烏梅一個(gè),無枳實(shí),有枳殼。
川大黃1兩半(銼碎,微炒),梔子仁3分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黃芩1兩,川樸消1兩半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時(shí)氣5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每服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川大黃45克(銼碎,微炒)梔子仁23克 枳殼15克(麩炒微黃,去瓤)黃芩30克 川樸消45克 甘草1 5克(炙微赤,銼)
制法上藥,都細(xì)銼和勻。
功能主治主時(shí)氣五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15克,用水35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不計(jì)時(shí)候溫服。
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五《圣惠》卷七十四:大黃飲子別名大黃飲
處方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知母3分,石膏1兩(搗碎),梔子仁半兩,前胡1分(去蘆頭),黃芩1兩,赤茯苓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制法上銼細(xì),拌令勻。
功能主治妊娠熱病6-7日,熱入腹,大小便秘澀,煩熱。
用法用量大黃飲(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四)。
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四《圣惠》卷五十八:大黃飲子處方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梔子仁1兩,川升麻1兩,枳實(shí)1兩(麩炒微黃),黃芩1兩,生地黃2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制法上銼細(xì),和勻。
功能主治身有大熱,熱毒流于四肢,骨節(jié)急痛不可忍,腹中煩滿,大便澀難。
用法用量《醫(yī)統(tǒng)》有烏梅一個(gè),無枳實(shí),有枳殼。
摘錄《圣惠》卷五十八《圣惠》卷十五:大黃飲子處方川大黃1兩半(銼碎,微炒),梔子仁3分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黃芩1兩,川樸消1兩半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制法上銼細(xì),和勻。
功能主治時(shí)氣5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摘錄《圣惠》卷十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