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大黃飲子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五:大黃飲子處方

    川大黃45克(銼碎,微炒)梔子仁23克 枳殼15克(麩炒微黃,去瓤)黃芩30克 川樸消45克 甘草1 5克(炙微赤,銼)

    制法

    上藥,都細(xì)銼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時(shí)氣五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5克,用水350毫升,煎至180毫升,去滓,不計(jì)時(shí)候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十五《圣惠》卷七十四:大黃飲子別名

    大黃飲

    處方

    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知母3分,石膏1兩(搗碎),梔子仁半兩,前胡1分(去蘆頭),黃芩1兩,赤茯苓3分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(xì),拌令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熱病6-7日,熱入腹,大小便秘澀,煩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大黃飲(《校注婦人良方》卷十四)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七十四《圣惠》卷五十八:大黃飲子處方

    川大黃1兩(銼碎,微炒),杏仁1兩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,梔子仁1兩,川升麻1兩,枳實(shí)1兩(麩炒微黃),黃芩1兩,生地黃2兩,人參半兩(去蘆頭)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(xì),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身有大熱,熱毒流于四肢,骨節(jié)急痛不可忍,腹中煩滿,大便澀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醫(yī)統(tǒng)》有烏梅一個(gè),無枳實(shí),有枳殼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五十八《圣惠》卷十五:大黃飲子處方

    川大黃1兩半(銼碎,微炒),梔子仁3分,枳殼半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黃芩1兩,川樸消1兩半,甘草半兩(炙微赤,銼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細(xì),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時(shí)氣5日,大熱,三部脈悉洪數(shù)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溫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十五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陳枳殼5對(大者,去瓤;用巴豆7粒去殼,入內(nèi),十字縛定,好醋反復(fù)煮軟;去巴豆,切片,焙干,余醋留煮糊),三棱5錢,莪術(shù)5錢(煨),金箔10片,朱砂2錢(另研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以前醋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(fēng),痰涎......
  • 處方硫黃5錢,蕪荑仁(炒)5錢,黃連5錢,輕粉1錢,巴豆5粒(去油)。制法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主治疳積疳勞,肚大虛腫。用法用量每服10丸,空心煎姜蘇湯溫服。注意忌食生冷。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八○引《傅氏活嬰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參葉5錢,金櫻子(去核)1兩,山楂肉2兩,麥芽1兩,建蓮4兩,五谷蟲2兩,茯苓1兩,芡實(shí)1兩,薄橘紅1兩,白術(shù)2兩,使君子5錢,肥知母1兩,雞內(nèi)金1兩,砂仁5錢,青皮1兩,地骨皮1兩(炙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蓮子粉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肥......
  • 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九:保精湯處方芡實(shí)1兩,山藥1兩,蓮肉5錢,茯神5錢,棗仁2錢,人參1錢。功能主治夢遺精滑。用法用量《吳山散記》:水煎服。先將藥湯飲之,后加白糖五錢拌勻,連滓同服。摘錄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九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八:保精湯處方當(dāng)歸(......
  • 處方薊茅根60g,雞內(nèi)金6g,女貞子12g,旱蓮草12g,柏子仁12g,生地15g,冬瓜皮9g,陳葫蘆9g,車前子9g。功能主治養(yǎng)肝滋陰,利水消腫。主肝硬化腹水。摘錄《老中醫(yī)臨床經(jīng)驗(yàn)選編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