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蓬莪術(shù)(醋煮)不拘多少。
上為細末。
癱瘓,不經(jīng)針灸者。
每服2錢,溫酒送下,每日3-5次,不拘時候。服3日后,再用淋渫藥。
天花粉不拘多少。
小兒久嗽,咯唾鮮血。
每服1錢,蜜湯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
川獨活(用巴豆炒,去巴豆)。
水氣腫脹。
煮精豬肉蘸藥服。
芥菜花1味(研細)。
止癢消腫。主鈕扣風;瘰疬。
醋調(diào)敷患處。
鏡面草(又名螺[厭而]草)。
鼻衄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獨圣散”。
平胃散加紫蘇梗。
干濕腳氣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獨圣散”
黃葵子40粒。
或墨或朱砂為衣。
難產(chǎn)。
本方方名,《袖珍》引作“獨圣散”。
大甘草節(jié)(以真麻油浸,年歲愈多愈妙)。
解藥毒、蠱毒、蟲蛇諸毒。主
取甘草嚼,或水煎服。
縮砂仁不拘多少(一方用殼)。
火煅為末。
口瘡。
摻瘡處。
川芎5錢。
腿上赤腫疼痛,漸次移下。
搗蘿卜汁調(diào)服。
生姜不拘多少。
和皮切作片,拌生面,令片上沾粘飽足,曬,或焙令干,稱5兩,加炙甘草半兩,和勻,為細末。
脾寒氣滯,疼痛不堪,胸膈痞悶,嘔噦惡心,不思飲食。
白湯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頻服有效。
獨圣散、牛蒡僵蠶散、牛蠶散
牛蒡子半兩,白僵蠶1分。
上為末。
小兒發(fā)疹痘。瘡疹與傷寒類,頭痛憎寒壯熱,疑似癇。
獨圣散(《丹溪心法》卷五)、牛蒡僵蠶散(《普濟方》卷四○三)、牛蠶散(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卷八)。
綠豆粉3兩。
銀石器內(nèi)慢火炒令黑色,研為細散。
止疼痛。主腳氣。
水調(diào)成膏,攤絹帛上,貼痛處。后服趁痛丸。
獨圣散、白丁香散、白丁散
白丁香半兩。
上為散。
下乳汁,通血脈。主吹乳,身熱頭痛寒熱,胸乳腫硬。
獨圣散(《準繩·瘍醫(yī)》卷三引《簡易》)、白丁香散(《外科精義》卷十九)、白丁散(《東醫(yī)寶鑒·外形篇》卷三引《醫(yī)鑒》)。
土牛膝1兩許,臭花娘根(粗者)1兩許。
爛喉痧,纏喉風,鎖喉,雙乳蛾。
勿經(jīng)水,勿犯鐵器,折斷,搗自然汁,加米醋少許,蘸雞翅毛上,頻攪喉中,取出毒涎,以通其氣,然后吹入應(yīng)用之藥。
蘿卜(出子者)3枚。
洗凈薄切,曬干為末。
消渴。
每服2錢,食后、夜臥煎豬肉澄清調(diào)下,1日3次。
五倍子。
自汗盜汗。
津唾調(diào),填滿臍中,以絹帛縛定。1宿即止?;蚣涌莸\末尤妙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蓬莪術(shù)(醋煮)不拘多少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癱瘓,不經(jīng)針灸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2錢,溫酒送下,每日3-5次,不拘時候。服3日后,再用淋渫藥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九十三引《海上名方》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七:獨勝散處方天花粉不拘多少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小兒久嗽,咯唾鮮血。
用法用量每服1錢,蜜湯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七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四引大理孫評事傳方:獨勝散處方川獨活(用巴豆炒,去巴豆)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水氣腫脹。
用法用量煮精豬肉蘸藥服。
摘錄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四引大理孫評事傳方《金鑒》卷六十四:獨勝散處方芥菜花1味(研細)。
功能主治止癢消腫。主鈕扣風;瘰疬。
用法用量醋調(diào)敷患處。
摘錄《金鑒》卷六十四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七引廣西計議何清方:獨勝散處方鏡面草(又名螺[厭而]草)。
功能主治鼻衄。
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獨圣散”。
摘錄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七引廣西計議何清方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一:獨勝散處方平胃散加紫蘇梗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干濕腳氣。
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“獨圣散”
摘錄《朱氏集驗方》卷一《衛(wèi)生寶鑒》卷十八:獨勝散處方黃葵子40粒。
制法或墨或朱砂為衣。
功能主治難產(chǎn)。
用法用量本方方名,《袖珍》引作“獨圣散”。
摘錄《衛(wèi)生寶鑒》卷十八《直指》卷二十五:獨勝散處方大甘草節(jié)(以真麻油浸,年歲愈多愈妙)。
功能主治解藥毒、蠱毒、蟲蛇諸毒。主
用法用量取甘草嚼,或水煎服。
摘錄《直指》卷二十五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引《簡易》:獨勝散處方縮砂仁不拘多少(一方用殼)。
制法火煅為末。
功能主治口瘡。
用法用量摻瘡處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九引《簡易》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:獨勝散處方川芎5錢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腿上赤腫疼痛,漸次移下。
用法用量搗蘿卜汁調(diào)服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二七八《普濟方》卷二十引《家藏經(jīng)驗方》:獨勝散處方生姜不拘多少。
制法和皮切作片,拌生面,令片上沾粘飽足,曬,或焙令干,稱5兩,加炙甘草半兩,和勻,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脾寒氣滯,疼痛不堪,胸膈痞悶,嘔噦惡心,不思飲食。
用法用量白湯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頻服有效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二十引《家藏經(jīng)驗方》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八引茅先生方:獨勝散別名獨圣散、牛蒡僵蠶散、牛蠶散
處方牛蒡子半兩,白僵蠶1分。
制法上為末。
功能主治小兒發(fā)疹痘。瘡疹與傷寒類,頭痛憎寒壯熱,疑似癇。
用法用量獨圣散(《丹溪心法》卷五)、牛蒡僵蠶散(《普濟方》卷四○三)、牛蠶散(《醫(yī)學(xué)入門》卷八)。
摘錄《幼幼新書》卷十八引茅先生方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一:獨勝散處方綠豆粉3兩。
制法銀石器內(nèi)慢火炒令黑色,研為細散。
功能主治止疼痛。主腳氣。
用法用量水調(diào)成膏,攤絹帛上,貼痛處。后服趁痛丸。
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一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九引《簡要濟眾方》:獨勝散別名獨圣散、白丁香散、白丁散
處方白丁香半兩。
制法上為散。
功能主治下乳汁,通血脈。主吹乳,身熱頭痛寒熱,胸乳腫硬。
用法用量獨圣散(《準繩·瘍醫(yī)》卷三引《簡易》)、白丁香散(《外科精義》卷十九)、白丁散(《東醫(yī)寶鑒·外形篇》卷三引《醫(yī)鑒》)。
摘錄《證類本草》卷十九引《簡要濟眾方》《集驗良方》卷一:獨勝散處方土牛膝1兩許,臭花娘根(粗者)1兩許。
功能主治爛喉痧,纏喉風,鎖喉,雙乳蛾。
用法用量勿經(jīng)水,勿犯鐵器,折斷,搗自然汁,加米醋少許,蘸雞翅毛上,頻攪喉中,取出毒涎,以通其氣,然后吹入應(yīng)用之藥。
摘錄《集驗良方》卷一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引《肘后方》:獨勝散處方蘿卜(出子者)3枚。
制法洗凈薄切,曬干為末。
功能主治消渴。
用法用量每服2錢,食后、夜臥煎豬肉澄清調(diào)下,1日3次。
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引《肘后方》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七:獨勝散處方五倍子。
制法上為末。
功能主治自汗盜汗。
用法用量津唾調(diào),填滿臍中,以絹帛縛定。1宿即止?;蚣涌莸\末尤妙。
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