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達(dá)生散

    《丹溪心法》卷五:達(dá)生散別名

    束胎散(《丹溪心法》卷五)、束胎飲(《丹溪治法心要》卷七)。

    處方

    大腹皮9克 人參 陳皮各1.5克 白術(shù) 芍藥各3克 紫蘇莖葉1.5克 甘草(炙)6克 歸身尾3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孕婦氣血不足,胎氣不調(diào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作一服。加青蔥葉5片、黃楊樹葉梢7個(gè),或加枳殼、砂仁,水煎,食后服。懷胎八九個(gè)月時(shí)服十?dāng)?shù)帖。

    春季加川芎;夏季加黃芩;氣虛,倍參、術(shù);氣實(shí),加香附,倍陳皮;血虛,倍當(dāng)歸,加地黃;形實(shí),倍紫蘇;性急,加黃連;有熱,加黃芩;濕痰,加滑石、半夏;食積,加山楂;食后易饑,倍黃楊樹葉;有痰,加半夏;腹痛,加木香、肉桂。

    摘錄《丹溪心法》卷五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大蘇梗 當(dāng)歸(酒洗)白芍(酒洗)廣皮各3克 川芎2.1克 炙甘草1.5克 大腹皮2.4克(黑豆汁洗凈,曬干)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預(yù)防難產(chǎn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水200毫升,加生姜3片,煎至160毫升,空腹時(shí)服。孕婦每月服3帖,至五個(gè)月服5帖,六個(gè)月服6帖,逐月遞加。至十月停服。孕期如未服過此藥,臨產(chǎn)前用本方加大劑量服一帖。

    體虛者,加人參2.4克;小便秘結(jié),頭目眩暈,惡心嘔吐,加姜汁炒川連3克、姜汁炒山梔3克;有痰,加天花粉2.4克;胸膈痞悶,加焦神曲3克。八九月后,可加白芷4.5克、川貝母3克、麩炒枳殼2.4克。

    摘錄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《仙拈集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當(dāng)歸1錢半,白芍1錢,腹皮1錢,陳皮5分,甘草5分,紫蘇8分,黃楊樹梢7個(gè),蔥3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調(diào)和血?dú)猓.a(chǎn)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入童便半盞和勻服。

    春,加川芎;夏,加黃芩;秋,加砂仁,枳殼。

    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三《女科撮要》卷下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大腹皮(用黑豆汁洗,曬)3錢,人參5分,甘草(炙)5分,紫蘇梗葉5分,陳皮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安胎利產(chǎn)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黃楊葉7莖,蔥5葉,水煎服。妊娠8-9月,服數(shù)劑。

    春,加川芎;夏,加黃芩。

    摘錄《女科撮要》卷下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車前子1兩,秋葵子(炒,研)3錢,白芷3錢,枳殼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難產(chǎn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連日未產(chǎn),加牛膝2錢;痛而急墜者,加大腹皮8分;血虛無陣痛,加歸尾、白芍、紅花各3錢。

    摘錄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《玉案》卷五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白芍8分,黃芩8分,紫蘇8分,枳殼8分,陳皮7分,甘草7分,當(dāng)歸7分,川芎7分,人參1錢,大腹皮1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產(chǎn)催生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黑棗2枚,水煎服,不拘時(shí)候。妊婦9個(gè)月,日日宜服,并臨產(chǎn)服之。

    摘錄《玉案》卷五《攝生秘剖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人參5錢,白術(shù)(土炒)1兩,甘草(炙)1兩,當(dāng)歸1兩,白芍藥1兩,紫蘇1兩,陳皮1兩,大腹皮3兩(黑豆汁洗凈,曬干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利產(chǎn)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有生姜3片,大棗1枚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產(chǎn)難之故,多是氣血虛弱,營衛(wèi)澀滯使然。是散用參、術(shù)、甘草益其氣,當(dāng)歸、芍藥益其血,蘇、陳、腹皮流其滯,氣血不虛不滯,則其產(chǎn)也,猶之達(dá)矣。

    摘錄《攝生秘剖》卷三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大蘇梗1錢,當(dāng)歸(酒洗)1錢,白芍(酒洗)1錢,廣皮1錢,川芎7分,炙甘草5分,大腹皮8分(黑豆汁洗凈,曬干)(1方加車前子、黃芩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安胎利產(chǎn)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1鐘,加生姜3片,煎至8分,食遠(yuǎn)服。妊婦每月服3帖,至5個(gè)月服5貼,6個(gè)月服6貼,逐月遞加,至10月不必服。胎前平日,如未服過此藥,臨產(chǎn)服1貼。

    虛者,加人參8分;小便閉結(jié),頭目眩暈,惡心嘔吐,加黃連1錢(姜汁炒),山梔1錢(姜汁炒黑);有痰,加天花粉8分;胸膈痞悶,加焦神曲1錢;8-9月后,可加白芷1錢半,川貝母1錢(去心),麩炒枳殼8分。

    摘錄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:達(dá)生散處方

    大蘇梗1錢2分,歸身(酒洗)1錢5分,白術(shù)(土炒)1錢5分(或用白芍1錢),川芎(炒)1錢,白芷1錢,廣皮1錢,大腹皮(黑豆汁洗凈,曬干)1錢,枳殼(去瓤,麩炒)1錢,川貝母(去心)臨產(chǎn)用3錢,平日用1錢,炙甘草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安胎利產(chǎn)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帖用河水2鐘,加蔥頭2個(gè),或加砂仁、生姜、黑棗亦可,煎8分,平時(shí)饑時(shí)服,產(chǎn)時(shí)溫服。如不及早服,臨產(chǎn)時(shí)加入秋葵子末1錢。

    摘錄《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》卷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荊芥5錢,黃蠟5錢,魚鰾(炒黃色)5錢,陳紹酒1碗(一方加艾葉3片)。功能主治刑曹案牘,被毆后受破傷風(fēng)。用法用量隔湯煮1炷香,乘熱飲之,汗出立愈。在保辜限內(nèi),連飲此方。注意百日內(nèi)局食雞肉。摘錄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六......
  • 《中藥成方配本》(蘇州方):保金丸處方麻黃8兩,制半夏4兩,川貝母4兩,白術(shù)4兩,茯苓4兩。制法麻黃用梨、甘蔗、韭菜、荸薺、藕、萊菔等6種原料各1斤,生姜半斤,每種分次打汁,將麻黃拌透曬干,蒸煮3小時(shí),曬干;將蒸煮鍋中汁水仍拌入麻黃中,曬干......
  • 處方南沙參3錢,麥冬3錢,百合5錢,貝母3錢,筍尖5錢,糯米5錢,鯽魚1尾。功能主治瘡癥誤治,毒氣入肺,諸證悉急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雜癥會(huì)心錄》卷下......
  • 處方人參、玉竹、百合。功能主治痰嗽喘急虛勞之人,不宜用麥冬、五味子者。用法用量豬肺清湯煎服??人哉撸予凌巳~、款冬花;食少泄瀉者,加苡仁、扁豆;虛汗者,加桑葉、浮麥;見血者,加丹參、紫菀;便血者,加地榆、扁豆、白芍。各家論述宏格曰;肺為嬌臟......
  • 處方辰砂1兩(細(xì)研如塵),椒(揀大粒色紅者,去枝梗并合口者,不用目)1兩半。制法上以生絹袋盛,用無灰醇濃酒浸椒袋,令酒在袋上2-3分,1宿取出,空少時(shí),入朱砂缽內(nèi)滾之為丸,余者清浸椒酒少許滾之,令朱砂盡為度,曬干。功能主治暖水臟,降氣明目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