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固胎飲

    《醫(yī)林繩墨大全》卷九:固胎飲處方

    白術(shù) 當(dāng)歸 白芍 熟地各6克 人參川芎 條芩 陳皮各1.5克 甘草 砂仁 紫蘇各0.6克 生姜2片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胎氣不安,或腹微痛,或腰作痛,或飲食不喜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林繩墨大全》卷九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五,名見(jiàn)《醫(yī)學(xué)正傳》卷七:固胎飲處方

    地黃半錢,歸身2錢,人參2錢,白芍2錢,白術(shù)1錢半,川芎5分,陳皮1錢,黃芩半錢,甘草3分,黃連少許,黃柏少許,桑上羊兒藤7葉(圓者)(1本無(wú)黃芩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固胎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本方方名,《產(chǎn)孕集·補(bǔ)遺》引作“固胎散”。

    血虛不安者,加阿膠;痛者,加砂仁止痛安胎行氣。

    摘錄方出《丹溪心法》卷五,名見(jiàn)《醫(yī)學(xué)正傳》卷七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八十五:固胎飲處方

    人參2錢,黃耆2錢,白術(shù)2錢,條芩2錢,當(dāng)歸1錢,川芎7分,芍藥7分,熟地黃5分,陳皮5分,黃連、升麻、柴胡,糯米81粒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晚米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氣血俱虛,3個(gè)月內(nèi)慣要墜胎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本方方名,據(jù)劑型,當(dāng)作“固胎丸”。方中黃連、升麻、柴胡用量原缺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八十五《衡要》卷六:固胎飲處方

    人參2錢,白術(shù)2錢,甘草5分,橘紅7分,黃芩8分,砂仁6分,歸身1錢半,熟地1錢,白芍7分,川芎7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調(diào)理氣血。主妊婦氣血不充,胎元不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2鐘,煎1鐘服。

    血虛胎動(dòng),加阿膠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人參、白術(shù)、甘草、橘紅調(diào)氣,歸身、熟地、芎、芍養(yǎng)血,黃芩清熱,砂仁疏郁。

    摘錄《衡要》卷六《玉案》卷五:固胎飲處方

    當(dāng)歸1錢,白芍1錢,川芎1錢,熟地1錢,阿膠1錢,香附8分,白術(shù)8分,黃芩8分,砂仁8分,糯米100粒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胎氣不固,常欲小產(chǎn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2鐘煎,不拘時(shí)服。

    摘錄《玉案》卷五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干姜2兩(泡,洗),白礬(枯)1兩,半夏(湯泡7次)1兩,天南星(湯泡7次)1兩,橘紅1兩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痰飲。用法用量每服30丸,生姜湯送下,不拘時(shí)候。摘錄《魏氏家藏方》卷二......
  • 《普擠方》卷三八一引《余居士選奇方》:倍子散別名麝香散(《余居士選奇方》)。處方五倍子(全)不拘多少。制法上藥用炭灰燒,候煙欲盡,取出放地上,盆覆之,存性去灰,碾為細(xì)末,入麝香少許。功能主治主走馬疳。用法用量先以鹽湯漱口,敷患處。雖咽津亦無(wú)......
  • 《外臺(tái)秘要》卷八引《深師方》:倍術(shù)丸處方白術(shù)500克 桂心 干姜各250克制法上三味,搗篩,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主五飲酒澼。用法用量每次10丸,溫開(kāi)水送下,一日二次。稍加之,日再。注意服藥期間,忌食桃、李、餐肉。摘錄《外臺(tái)秘要》卷八......
  • 處方白術(shù)加倍、陳皮、半夏(制)、白茯苓各等分,甘草減半。功能主治濕痰瀉泄。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加生姜3片,水1盞半,煎服。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三十五引《辨疑》......
  • 處方干姜(炮)、肉桂(去粗皮),各半斤;白術(shù)一斤。炮制上三味搗篩,蜜和圓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治五飲酒癖;一曰留飲,停水在心下;二曰飲,水在兩脅下;三曰痰飲,水在胃中;四曰溢飲,水溢在膈上五臟間;五曰流飲,水在腸間,動(dòng)搖有聲。皆因飲酒冒寒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