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桂苓甘露散

    《宜明論方》卷六:桂苓甘露散別名

    桂苓白術(shù)散(《宜明論方》卷六)。

    處方

    茯苓30克(去皮)甘草60克(炙)白術(shù)15克 澤瀉30克 官桂15克(去皮)石膏60克 寒水石60克 滑石120克 豬苓1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研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暑泄熱,化氣利水。治中暑受濕,頭痛發(fā)熱,煩渴引飲,小便不利,以及霍亂吐瀉,小兒吐瀉驚風(fēng)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9克,溫湯調(diào)下,生姜湯尤良。小兒每服3克。

    摘錄《宜明論方》卷六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:桂苓甘露散處方

    官桂 人參 藿香各15克 茯苓 白術(shù) 甘草 葛根 澤瀉 石膏 寒水石各30克 滑石60克 木香7.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暑利濕,益氣和中。治伏暑煩渴,渴欲飲水,水入即吐,及水瀉不止,瘧疾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9克,白湯調(diào)下,生姜湯亦可。

    摘錄《儒門事親》卷十二《宣明論》卷六:桂苓甘露散別名

    桂苓白術(shù)散、桂苓甘露飲

    處方

    茯苓1兩(去皮),甘草2兩(炙),白術(shù)半兩,澤瀉1兩,桂半兩(去皮),石膏2兩,寒水石2兩,滑石4兩,豬苓半兩(1方不用豬苓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寒中暑,濕熱內(nèi)甚,頭痛,口干煩渴,小便赤澀,大便急痛,霍亂吐下,腹?jié)M痛悶,及小兒吐瀉、驚風(fēng)。傷暑吐血;痢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桂苓白術(shù)散(原書同卷)、桂苓甘露飲(《傷寒直格》卷下)。

    摘錄《宣明論》卷六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八寶治紅丹處方荷葉5千克 石斛1.5千克 大小薊1千克 香墨1千克 甘草1千克 白芍1千克 丹皮2千克,藕節(jié)2千克 側(cè)柏炭2千克.黃芩2千克 百合2千克 梔子(炒焦)2千克 橘皮2千克 棕櫚炭500克 貝母750克 ......
  • 處方蟾酥8分,蝎尾4錢,雄黃4錢,僵蠶4錢,炙乳沒4錢,銀朱4錢,黃連2錢,冰片4分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癰疽初起,腫痛微紅,面赤者。用法用量摻膏藥上貼。摘錄《青囊秘傳》......
  • 處方山茨菰(俗名金燈籠。花似燈籠,色白,上有黑點,結(jié)子三棱;二月開花,三月結(jié)子,四月初苗枯即挖,遲則苗爛難壽。極類有毒老鴉蒜,但蒜無毛,茨菰有毛包裹結(jié)瓣。去皮洗極凈,焙)2兩,川文蛤(一名五倍子。打破,洗刮凈,焙干)2兩,紅芽大戟(杭州紫大......
  • 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六十六:八寶珍珠散處方兒茶 川連末 川貝母(去心,研)青黛各4.5克 紅褐(燒灰存性)官粉 黃柏末 魚腦石(微煅)琥珀末各3克 人中白(煅)6克 硼砂2.4克 冰片1.8克 京牛黃 珍珠(豆腐內(nèi)煮半小時取出,研末)各1.5克 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沈陽方):八寶瑞生丹處方當(dāng)歸78克 茯苓 草果各67.5克 元胡108克 干姜45克 草豆蔻75克 良姜67.5克 郁金 肉桂各45克 山楂108克 香附90克 神曲75克 紫蔻 炙甘草各30克制法共碾細面,煉蜜為丸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