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赤石脂、敗龜(燒存性)、干姜,各半兩;肉豆蔻(面裹.煨)、附子(炮.去皮),各一兩;狗頭骨(一具.火燒存性.取末)一兩。
上為末,醋糊圓,如梧桐子大。
治久患下痢,所下雜色,晝夜不止;或其人久虛,頻下腸垢,謂之惡痢,并能治之。
每服五、七十圓,米飲空心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赤石脂、敗龜(燒存性)、干姜,各半兩;肉豆蔻(面裹.煨)、附子(炮.去皮),各一兩;狗頭骨(一具.火燒存性.取末)一兩。
炮制上為末,醋糊圓,如梧桐子大。
功能主治治久患下痢,所下雜色,晝夜不止;或其人久虛,頻下腸垢,謂之惡痢,并能治之。
用法用量每服五、七十圓,米飲空心下。
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