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革七

    別名

    五十五號需象方

    處方

    獨活、細辛、柴胡、金銀花、丹參、益母草、牛膝、石斛、烏藥、山楂、陳皮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痧痛。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產(chǎn)后痧痛:蔣南軒內(nèi)室,產(chǎn)后8日惡露去血過多,忽惡寒發(fā)熱,胸中脹悶垂危,脈洪大無倫、放痧毒,刺指臂出紫黑毒血,30余針,用上藥4劑,寒熱脹悶俱除,調(diào)補而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五十五號需象方(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一)。

    摘錄方出《痧脹玉衡》卷中,名見《痧癥全書》卷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人參5分,五味子9分,麥冬1錢,酸棗仁1錢(炒,研),山藥1錢,茯苓1錢,阿魏1錢。功能主治弱人腎虛不能納氣,氣不歸元而喘。用法用量煎成,沖化阿膠服。摘錄《簡明醫(yī)彀》卷四......
  • 處方白豆蔻1錢,蘇子1錢,藿香1錢,膽星8分,陳皮8分。功能主治吐清痰者。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,水煎服,不拘時候。摘錄《玉案》卷六......
  • 處方玄參5錢,當歸3錢,連翹1錢,白芍2錢,丹皮2錢,荊芥2錢,甘菊花2錢,升麻5分,天花粉1錢。功能主治散風熱。主痘癥發(fā)全,痘毒全無,收痂大愈之后,放心縱欲,飲食過傷,又兼風熱,而致數(shù)日之后身復(fù)發(fā)熱,通身發(fā)出紅斑,癢甚,愈抓愈癢,先出大小......
  • 處方五靈脂(去砂石)、延胡索(炒,去皮)、蒼術(shù)(煨)、良姜(炒)、當歸(去蘆洗)各等分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心胃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熱酒、醋湯調(diào)下,不拘時候。摘錄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五......
  • 《御藥院方》卷五:安眠散處方款冬花 烏梅肉 佛耳草 麥門冬(去心)各7.5克 陳皮(去白)15克 甘草(炙)10.5克 御米殼22.5克(酥炒)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上喘咳嗽,久而不愈。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150毫升,入黃蠟如棗核大,伺煎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