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金丸

    《一盤珠》卷八:黃金丸處方

    明雄黃5錢,膽星5錢,川郁金5錢,玄明粉5錢,熟大黃5錢(古方用巴豆,恐其性火烈,故以玄明粉、大黃易之)。

    制法

    共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急熱急驚,熱痰結(jié)胸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濃煎薄荷、鉤藤湯為丸,每丸重4分。

    摘錄《一盤珠》卷八《壽世保元》卷二:黃金丸處方

    大黃(煨)、郁金(即姜黃。要極小者佳)、牙皂(去筋皮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用牛膽汁入瓷罐內(nèi)煎成稀膏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積熱積痰,并五臟三焦有余之熱,夾熱下利,食痞膈悶,咽痛,目赤腫,中暑中熱,煩躁,及初發(fā)腫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0-50丸,量病加減,白湯送下。大便少行1-2次即止,不傷元氣。

    摘錄《壽世保元》卷二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五:黃金丸處方

    葶藶子(隔紙微炒)3兩,半夏(炒赤色)3兩,青橘皮(湯浸去白,焙)半兩,干姜(炮)1棗許,大黃(銼,炒)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別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肺熱咳嗽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5丸,稍加至30丸,臨臥溫熟水送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五《回春》卷七:黃金丸處方

    黃芩不拘多少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雞頭實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吐血、衄血、下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歲兒每服1丸,鹽湯代下。

    摘錄《回春》卷七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半夏6錢,黃連2錢,黃芩3錢,枳實3錢,生姜3錢。功能主治嘔甚而痞者。用法用量水8杯,煮取3杯,分3次服。虛者,復納入?yún)?、大棗。摘錄《溫病條辨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1兩,黃連2錢,黃芩3錢,枳實2錢,杏仁3錢。功能主治陽明暑溫,脈滑數(shù),不食不饑不便,濁痰凝聚,心下痞者。用法用量水8杯,煮取3杯,分3次服。各家論述半夏、枳實開氣分之濕結(jié);黃連、黃芩開氣分之熱結(jié);杏仁開肺與大腸之氣痹。暑中熱甚,故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曲1錢半(川制,另吃),枳實錢半(炒),白前2錢,旋覆花3錢(包),炒菔子6錢(杵,包),橘紅1錢,炙甘草5分,白茯苓3錢。功能主治泄瀉忽來忽止,或溏水粘涕,兼乎滯痛。摘錄《鎬京直指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細辛半兩,橘皮半兩,桂心半兩,人參半兩,旋覆花半兩,甘草半兩,桔梗半兩,芍藥半兩,半夏半兩,赤茯苓3分。制法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胃氣虛冷,心腹中脘痰水冷氣,心下汪洋,嘈雜腸鳴,多唾,口中清水自出,脅肋急脹痛,不飲食,脈沉弦細遲。用法用量每......
  • 別名半夏湯處方半夏16分(湯洗10度),木通16分,前胡6分(去頭),旋覆花5分(去萼稱),陳皮6分(浸,去白),檳榔6分(生杵,煎湯藥成膏后斟酌入),官桂5分(去粗皮),枳殼5分(麩炒),茯苓6分,白術6分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胃冷有酸,......